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3.19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包羅萬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包羅萬象」是指包含各種事物,形容豐富多樣,與「森羅萬象」一詞同意。「萬象」即是指各式各樣的事物,「包羅萬象」或許出自〈黃帝宅經序〉。《黃帝宅經》是古代風水學的書籍,講述陰陽宅位的風水易理。其書序的作者在文中提到當今流傳不少宅經,教世人宅位風水之學,這些書的主旨雖大同小異,但每本所闡述的頗多不同,若不遍覽則無以會通。有不少人篤信風水,在一知半解之下,死守禁忌,房子蓋好也不敢住,實在可惜!這些知識「包羅萬象」、內容廣泛,包括日月、乾坤、寒暑、雌雄、晝夜、陰陽等各方面,人每天都會接觸到,又是祖先留下來的智慧,一定要好好利用。所以作者除了作序外,還寫了一篇總論,描述這本書的基本理論,讓讀者容易入門。...
臨渴掘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臨渴掘井」原作「渴而穿井」。《黃帝內經》共十八卷,內容包括《黃帝內經素問》、《靈樞經》兩部分。是春秋戰國前醫療經驗和理論知識的總結,也是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著作。這篇〈四氣調神大論〉記載:強調人應依據四時陰陽調整作息以養生的重要性,闡明四時陰陽是萬物的根本,順應節氣就不會生重病,是養生的方法,如果等到病根生成才治療,亂象已成才治理疏通,就像口渴了才挖井取水,要打仗了才鑄造兵器,這樣豈不是太晚了!後來「臨渴掘井」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渴而穿井」演變而來,用來比喻事到臨頭才著手準備,為時已晚。另外在《晏子春秋.內篇.雜上》也記載一則故事:春秋魯昭公逃離自己的國家投奔齊國,齊景公問他原因時,他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草色、深青色。《黃帝內經素問.卷二.陰陽應象大論》:「在色為蒼,在音為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紙墨摹印碑刻、銅器、甲骨等。方法是先在物體上蒙上一層薄紙(通常是棉紙或宣紙),再用髮束等物,予以拍打,依陰陽紋顯現凹凸紋路,然後上墨,以顯出所欲摹印的文字或圖像。通「搨」。如:「拓印」、「拓本」。
津津有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毛以遂〈曲律跋〉(據明.王驥德《曲律》引)余不諳詞法而酷好詞致,猶憶弱冠之年,侍先君子山陰署中,獲同王伯良先生研席。先生於譚(藝)1>之暇,每及詞曲,津津乎有味其言之。余間舉古傳奇若雜劇中瑕瑜處相質,先生輒頤解首肯,謂可與言曲。先生於此道故本夙悟,加以精探逖攬,自宮調以至韻之平庂,聲之陰陽,窮其元始,究厥指歸,靡不析入三昧。 〔注解〕 (1) 譚:談論藝術。譚,同「談」。,本為「執」之異體,疑當作「藝」。
岌岌可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岌岌,是危險的樣子,如《孟子.萬章上》:「天下殆哉!岌岌乎!」便是形容天下的情勢已經十分危急。管仲(?∼西元前644)字仲,春秋齊國潁上人。初事公子糾,後事齊桓公為相。通貨積財,富國強兵,尊周室,攘戎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桓公尊為「仲父」。相傳他著有《管子》一書,內容包含儒家、道家、法家、兵家、陰陽家、雜家等言論,無所不有。在〈小問〉篇中,桓公問管仲,想要壓伏人民,應該如何做?管仲回答︰「身為一個國君,不應該想要勝服於民,因為勝民之道並非天下之王道。如果想要壓伏人民,那麼只要用嚴刑峻法,人民自然就會被壓伏了。但是這樣只能讓國家暫時安定,卻無法維持長久。」因此管仲認為採勝民之道的結果,將是「危...
混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傳說中天地未形成時的那種元氣未分,模糊不清的狀態。《西遊記》第一回:「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三國演義》第八六回:「昔混沌既分,陰陽剖判;輕清者上浮而為天,重濁者下凝而為地。」也作「渾沌」。
井底之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已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於天地而受氣於陰陽,吾在〔於〕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號物之數謂之萬,人處一焉;人卒九州,穀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一焉;此其比萬物也,不似豪末之在於馬體乎?五帝之所連,三王之所爭,仁人之所憂,任士之所勞,盡此矣。伯夷辭之以為名,仲尼語之以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於水乎?」 〔注解〕 (1) :音ㄨㄚ,同「蛙」。 (2) 拘於虛:受到居住地方的限制。虛,指空間而言。 (3) 曲士:鄙陋...
渲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國畫的一種用色技巧。以水墨或顏料,襯托物像,使分出陰陽向背的效果。
束之高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zhī gāo gé釋義︰猶「束之高閣」。見「束之高閣」條。 01.清.錢謙益〈參籌祕書序〉:「陰陽孤虛之書,皆將庋之高閣矣。」 參考詞語︰束置高閣注音︰ㄕㄨˋ ㄓˋ ㄍㄠ ㄍㄜˊ漢語拼音︰shù zhì gāo gé釋義︰猶「束之高閣」。見「束之高閣」條。 01.清.錢謙益〈洪武正韻箋序〉:「學士大夫束置高閣,不復省視。」 02.清.江藩〈漢學師承記序〉:「至於濂、洛、關、閩之學,不究禮樂之源,獨標性命之旨。義疏諸書,束置高閣;視如糟粕,棄等弁髦。」 參考詞語︰置之高閣注音︰ㄓˋ ㄓ ㄍㄠ ㄍㄜˊ漢語拼音︰zhì zhī gāo gé釋義︰猶「束之高閣」。見「束之高閣」條。 01....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