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9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黑緣突吻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型延長,側扁。頭部中大,佈滿弱棘小鱗。口較小,頤部有一細小之鬚。吻部短,其尖端部有特化之棘鱗,突起形成一小節結。前鰓蓋骨脊圓突。第一鰓弓有一黑色皮褶與鰓裂完全密合。第一背鰭有一甚長之鰭條,其長度大於頭長的2倍,硬棘具鋸齒;腹鰭起點前於背鰭起點,軟條7-8。體被中小型櫛鱗,棘刺細長而尖,略呈平行排列。體色為淺棕色,各鰭邊緣均有漸層之黑色暗邊。
|
綠尾南極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rematomus sp.
體圓長;口裂大;體黃綠色;體長可達40公分。
南極大陸沿岸。
棲息冰水海域的底棲性魚類,棲息深在100公尺以淺,屬肉食性。
供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南極魚亞目(Suborder Notothen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南極鱈科(Family Nototheniidae),Cod Icefishes
|
日本舟尾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Kumba japonica (Matsubara, 1943)
全長為頭長的7.4倍;頭長為吻長的4.4倍、鼻窩寬的7.3倍、眼徑的2.7倍、眶間寬的5.5倍、上頜長的2.8倍、體高的1.1倍。發光器之前後皮窗分隔較寬;腎鰭基部中段有3塊黑色區域散布;頭部側線孔明顯發達;鬚長較本屬其他種類長;腹鰭軟條數亦較本屬其他種類多;體呈深棕色。體色為深棕色,屬於中小型鼠尾鱈,可成長至16公分。
夏威夷、日本南方及台灣東北部。
深海底棲性魚類,生活於400~600公尺的水域,棲息於泥砂底質,以小型甲殼類、多毛類及明蝦為食,數量少,罕見。
無經濟價值,漁民以底拖網捕獲後,均棄置為下雜魚。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鱈形目(Order Gadiformes)
准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Paracanthopterygii)
鼠尾鱈科(Family Macrouridae),Grenadiers,Rattails
|
臺灣腔吻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側扁,尾長如帶,愈往後愈尖細。頭大。吻部極端延長,呈尖銳狀,吻的邊緣軟不完全被硬骨所支持;鼻窩裸露無鱗;齒為錐狀,多列排列成寬齒帶。第二背鰭起點與臀鰭起點對齊;體被弱棘鱗,棘刺多且密,形狀大小一致呈散射狀排列;頭部腹面的後方區域被鱗,其餘部份裸出。發光器甚長,由肛門起向前延伸達喉峽部,為長型桿狀,兩端膨起,各有一個發光腺。體為淺灰色,體側夾雜許多不明顯的淡青色斑紋,腹部白色,吻部腹面白色並散有零星小黑點。
|
黑翼小褐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鰭鰭條7-8+67-74;臀鰭鰭條72-84;胸鰭鰭條23~26;腹鰭鰭條2;鰓耙2-3+7-10=9-13;背鰭基部與側線間鱗列10-12。體長為頭長之4.0倍,為體高之6.3倍,為體寬之6.3倍,為背鰭前長之3.7倍,為腹鰭前長之4.6倍,為腹鰭起點至臀鰭起點之3.3倍。頭長為吻長之 4.2倍,為眼徑之4.0倍,為眼間距之5.2倍,為眼後寬之2.0倍,為上頜之2.8倍,為第一背鰭高之2.3倍,為腹鰭之2.0倍,為下頜鬚之5.2倍。體略長,前方圓,後方側扁;尾柄相當短;頭部比例中大,略圓;吻部很寬,向前延伸遠超過口部;口大,次端位;上頜向後延伸至眼部後半部。眼大;眼間距窄,略小於眼徑。牙齒...
|
西海凹腹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型延長,側扁。頭部中大。吻短圓鈍。口大,下位,頦下有一長鬚;下頜齒帶窄,內側齒不特別大於外側齒。鰓裂大,向前延伸達眼睛後緣下方。鰓被架 7;鰓耙數0+12-15。體被大型櫛鱗,其上散佈許多三角形的棘刺;第一背鰭基底後方皆為有棘鱗區;第一背鰭中部至側線之鱗列數7-7.5。發光器位於兩腹鰭基底間,短小,黑色水滴狀,包圍著肛門與尿殖孔,此包圍部份凹陷,所以此類魚被稱為「凹腹鰭」。第一背鰭具硬棘II,第II硬棘前緣呈鋸齒狀,軟條9-11;腹鰭起點稍前於胸鰭起點,軟條8-9。口之上唇邊緣有黑邊; 第一背鰭呈暗色或黑色,黑斑有或無;臀鰭基底之鱗袋窄,呈深棕色。
|
暗色凹腹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鰭鰭條II, 10-12;胸鰭鰭條i19-i23;腹鰭鰭條8(少數為9);鰓耙11-12。背鰭基部與側線間鱗列8.5-10.5。與背鰭前長等長之側線鱗數57-76。吻長為頭長之27-33%;口前長為20-27%;兩鼻間距為22-29%;兩眼間距為29-35%;眼徑為32-38%;眼後長為36-44%;上頜長為37-42%;下頜鬚長為4-9%;兩背鰭間距為40-56%。頭相當寬,體略為扁平;吻略為圓柱狀,向前延伸遠超過口部,前端具有櫛鱗。眼下方略為隆起,脊明顯,但不具特化鱗片。頭部被覆滿鱗片,但不具大型側線孔。體被櫛鱗,各鱗上之細棘相當細長。體背部灰黑色,腹部兩側銀白色,喉部及腹部黑色,各鰭灰...
|
日本底尾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軀幹短;尾部側扁甚延長,愈近末端愈纖細;無尾鰭。頭部寬大。吻部鈍圓。眼大;標準體長為頭長之3.3倍。口很大,端位,頤部無鬚;齒細小呈珠粒狀,多列排成寬齒帶。體被圓鱗具有次生棘,易脫落,下頜有大型鱗片2列,排成拱型,喉峽部前半有鱗分布,後半部裸出。二背鰭間距甚窄只餘一縫隙。無發光器。體為淺棕色,各鰭有漸層變化之黑色。
|
柯氏鼠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型延長,側扁。頭大,尾細。口特大,端位;上下頜有細微之絨毛狀齒,多列排成齒帶;在頤部有一條粗大的長鬚。體被圓鱗,極易脫落。兩個背鰭間距很短,形成一明顯的凹刻;在第一背鰭、胸鰭及腹鰭各有一根延長的鰭條,其長度甚長。體呈白色,各鰭為淺棕色,而浸泡過酒精後的魚體呈膚色。
|
史氏腔吻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型延長,側扁。頭部大,佈滿特化之強棘鱗;眼睛很大,眼眶下嵴有一排特化之強棘鱗,吻長而尖突,吻端有一尖銳的硬棘,吻部腹面佈滿鱗片。口小,下位可突出,頦部有一根短小的鬚。兩頜具椎狀齒數列排成帶狀,體被之櫛鱗具有排列成輻射狀的強棘刺。發光器短呈黑色桿狀與肛門口貼近。魚體全為棕色,腹部顏色略淡。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