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全班案例討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討論的實施時機全班開放的案例討論,是案例討論的核心,也是案例教學經常實施的方式。壹班在學習者閱讀或熟悉案例之後即可進行全班的案例討論。如果事前有小組分組討論案例,那麼在全班案例討論之前,可以有一段時間由各小組先行報告討論結果,然後在進行全班案例討論。全班案例討論可為案例教學的主軸和核心。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全班案例討論英文關鍵字:case discussion of the whole class 參考資料張民杰著。案例教學法─理論與實務。2001年初版。頁158-159。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
哺餵母乳的方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母親與新生兒的情感連結十分重要。2.實施母嬰同室產後若能採「母嬰同室」,可以讓母親及嬰兒盡早彼此熟悉及適應,也不需受限於嬰兒室的探嬰或餵奶時間,可依嬰兒的需求給予滿足。另外,也可避免因為母親無法配合餵奶時間,造成母親的不便或壓力。 二、哺餵母乳的頻率哺餵母乳時不用限定時間,只要依嬰兒的需求哺餵即可,待其適應後,自然會建立起自己的吃奶時間性。一般哺餵母乳時,不須再額外補充其他配方奶,但許多母親因為無法判斷是否足夠,會搭配餵食母乳之外的奶製品,可讓母親了解嬰兒吃飽或飢餓的行為表現,以減少擔心,並且更願意、有信心的持續哺餵母...
|
廊廟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能擔負國家重責大任的人才。《三國志.卷三八.蜀書.許麋孫簡伊秦傳.許靖》:「許靖夙有名譽,既以篤厚為稱,又以人物為意,雖行事舉動,未悉允當,蔣濟以為『大較廊廟器』也。」唐.柳宗元〈遊南亭夜還敘志〉詩:「進乏廊廟器,退非鄉曲豪。」
|
熟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熟悉的故事或事物。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勝.瓦舍眾伎》:「雜劇中,末泥為長,每四人或五人先做尋常熟事一段,名曰豔段。」
|
決定法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述的決定法則作出的決定。有些決定法則很有效用,有些卻會誤導決定。 決定法則 認知的決定法則是指把熟悉的事物推論成具有較高價值的傾向,根據認知決定法則而言,當我們遇到兩件不同的事物時,我們會對於較熟西的事物報以較高的期待,如當我們遇到有人問,台北東區的房子跟瓜地馬拉的房子,你會選擇哪一樣時,多數的人會趨向於選擇台北東區,原因並非他們知道兩者的差距,而是對於台北東區較有印象,因此判定為較優的一方,這就是所謂的認知決定法則,人們選擇自己所熟西的部份,並且加以優化之。這種方法為多數人在快速做決定時,常用的法則,雖然多數時候他不...
|
有色有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有聲有色」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汪藻〈翠微堂記〉(據《浮溪集.卷一八》引)吾宗發之以豪,自喜讀書彊記,談笑多聞,頗欲以事業文章見世。一旦悉棄去不學,學所以治心養性者,買田三靈山之陽,前瞰大川,旁眺諸嶺,築翠微堂以居。藝蘭種竹其下,日與賓客飲酒賦詩,徘徊周覽,蓋將老焉。其意以謂世之有聲有色者,未有不爭而得,亦未有不終磨滅者。惟山水之娛人,無事于爭,且庶幾1>可以長存,故吾有以取之,蓋不學淵明2>而暗與之合。 〔注解〕
(1) 庶幾:測度語氣詞,或許。幾,音ㄐ|。
(2) 淵明:指陶潛(西元365∼427),東晉潯陽柴桑人,陶侃的曾孫,一名淵明,字元亮。安貧樂道,嘗作五柳先生傳以...
|
刊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改定後成為定本。《三國志.卷四一.蜀書.向朗傳》:「猶手自校書,刊定謬誤。」《陳書.卷二七.姚察傳》:「有疑悉令刊定。」
|
半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空出一半。唐.韓愈〈遊城南〉詩:「架倒藤全落,籬崩竹半空。」《新唐書.卷二○七.宦者列傳上.仇士良》:「士良因縱兵捕,無輕重悉斃兩軍,公卿半空。」
|
國小數學課程目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間1. 了解基本型體的概念,舉例而言三角形、矩形、各類多邊形、圓形、柱體、錐體、球體等概念。2. 熟悉各型體的基本要素以及特質。3. 對於平行、垂直、對稱、全等、疊合等等圖形間的比較關係。4. 能順利繪製出指定圖形。5. 對於展開圖、透視圖能有效使用,並且能繪製出縮圖以及放大圖。 統計圖表1. 對於資料蒐集具備一定能力,且能將此資料進行分類整理的動作。2. 熟悉長條圖、圓餅圖、折線圖等等統計圖表。3. 將資料繪製成各類統計圖表,並且能清楚表達出其中...
|
節外生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節外生枝」之典源,提供參考。 #《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卷一》1>一向目視雲霄,壁立千仞,則孤負諸聖;一向拖泥涉水,灰頭土面,則埋沒自己。如今恁麼也得,不恁麼也得,且貴正眼流通。還委悉麼?直饒高步毘盧頂,不稟釋迦文,婢視聲聞,奴呼菩薩底來,也須亡鋒結舌,自餘故是出頭不得。所以道:三世諸佛只言自知,歷代祖師全提不起,一大藏教詮註不及,明眼衲僧自救不了。若據本分草料,猶是節外生枝。不涉化門一句作麼生道?陣雲橫海上,拔劍攪龍門。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朱熹〈答呂子約書〉其三(據《朱子文集.卷四八》引)、宋.朱熹〈答胡季隨書〉其四(據《朱子文集.卷五三》引)。〔參考資料〕 ■宋.朱...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