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通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令所屬各機關。《福惠全書.卷二.蒞任部.出堂規》:「除一應事宜,宜另行通飭外,所有堂規,合先曉諭爾各役知悉。」
|
得寸思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雎曰:「大王越韓、魏而攻強齊,非計也。少出師,則不足以傷齊,多之則害於秦。臣意王之計欲少出師,而悉韓、魏之兵則不義矣。今見與國之不可親,越人之國而攻,可乎?疏於計矣!昔者,齊人伐楚,戰勝,破軍殺將,再辟千里,膚寸之地無得者,豈齊不欲地哉!形弗能有也。諸侯見齊之罷露,君臣之不親,舉兵而伐之,主辱軍破,為天下笑。所以然者,以其伐楚而肥韓、魏也。此所謂藉賊兵而齎盜食者也。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今舍1>此而遠攻,不亦繆2>乎?且昔者,中山之地,方五百里,趙獨擅之,功成、名立、利附,則天下莫能害。今韓、魏,中國之處,而天下之樞也。王若欲霸,必親中國而以為天下樞,以威楚、趙。...
|
罪逆不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曰:「天下共立義帝2>,北面3>事之。今項羽4>放殺義帝於江南,大逆無道。寡人親為發喪,諸侯皆縞素。悉發關內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漢以下,願從諸侯王擊楚之殺義帝者。」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書.卷八.宣帝紀》。
(2) 義帝:指楚懷王。項羽假裝尊崇懷王為義帝,實則根本不聽從懷王命令。
(3) 北面:古時臣子面向北方朝見天子,故以北面代稱臣子。
(4) 項羽:項籍(西元前232∼前202),字羽,秦末下相人。力能扛鼎,才氣過人,與叔父項梁起兵吳中,梁敗死,籍繼為將,大破秦軍,自立為「西楚霸王」。與劉邦爭天下,戰無不利,但垓下一戰,楚軍瓦解,乃自刎於烏江。〔參考資料〕 《漢書.卷八...
|
口講指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邊說邊以手指比畫,以助講解。形容人講演時的舉動。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衡湘以南為進士者,皆以子厚為師,其經承子厚口講指畫,為文詞者,悉有法度可觀。」
|
朱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蘸朱墨的毛筆,多用以批點或校閱文稿,批改學生作業等。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卷四:「宋景公脩唐書,稿用表紙朱界,貼界以墨筆書舊文,傍以朱筆改之。」清.江藩《漢學師承記.卷一.閻若璩》:「今悉準之說文,於漢隸字原中取一正體,以朱筆標出之。」也作「硃筆」。
|
老相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識已久,彼此熟悉的朋友。如:「我們都已經是老相識了,這點小事就別放在心上吧!」
|
送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遣送、歸還。如:「那人將拾獲的巨款送還失主。」《後漢書.卷六七.黨錮列傳.李膺》:「自膺到邊,皆望風懼服,先所掠男女,悉送還塞下。」《三國演義》第一五回:「布恐玄德疑惑,先令人送還家眷。」
|
三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佛教謂佛和阿羅漢所擁有的三種神通:(1)悉知一切眾生過去世的種種,稱為「宿命明」。(2)悉知一切眾生在未來世的生死狀況,稱為「天眼明」。(3)悟道、斷除一切煩惱所得的智慧,由此達到解脫,稱為「漏盡明」。《大智度論》卷二:「宿命、天眼、漏盡名為三明。」也作「三達」。
|
伴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從前女子出嫁,以熟悉禮節的婦女隨伴,稱為「伴娘」。
|
前功必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今河南省開封縣。 ◎2《戰國策.魏策三》秦敗魏於華,走芒卯而圍大梁。須賈為魏謂穰侯曰:「……臣聞魏氏悉其百縣勝兵,以止戍大梁,臣以為不下三十萬。以三十萬之眾,守十仞之城,臣以為雖湯、武復生,弗易攻也。夫輕信楚、趙之兵,陵十仞之城,戰三十萬之眾,而志必舉之,臣以為自天下之始分以至於今,未嘗有之也。攻而不能拔,秦兵必罷,陰必亡,則前功必棄矣。……」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