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怵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驚恐。《孟子.公孫丑上》:「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楚辭.宋玉.九辯》:「蟋蟀鳴此西堂,心怵惕而震盪兮。」
左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謂歆遍偽群經,在向未死之前乎?將向既卒之後乎?向未死之前,歆已遍偽諸經,向何弗知?不可通一也。”。今人童書業則認為是吳起所作,郭沫若也主張《左傳》成書於吳起《青銅時代·述吳起》中認為:“吳起去魏奔楚而任要職,必已早通其國史;既為儒者而曾仕於魯,當亦讀魯之《春秋》;為衛人而久仕於魏,則晉之《乘》亦當為所嫻習;然則所謂《左氏春秋》或《左氏國語》者,可能是吳起就各國史乘加以纂集而成。”。趙光賢認為是戰國時魯國人左氏所作。衛聚賢認為《左傳》作者是子夏衛聚賢在《<左傳>的研究》:“子夏居西河,為魏文侯師。時晉都在魏所...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會在京國,相望涕沾衣。  明時重英才,當複列彤闈。白玉雖塵垢,拂拭還光輝。 酬張協律  昔人鬻舂地,今人複一賢。屬余藩守日,方君臥病年。  麗思阻文宴,芳蹤闕賓筵。經時豈不懷,欲往事屢牽。  公府適煩倦,開緘瑩新篇。非將握中寶,何以比其妍。  感茲棲寓詞,想複痾瘵纏。空宇風霜交,幽居情思綿。  當以貧非病,孰雲白未玄。邑中有其人,憔悴即我愆。  由來牧守重,英俊得薦延。匪人等鴻毛,斯道何由宣。  遭時無早晚,蘊器俟良緣。觀文心未衰,勿藥疾當痊。  晨期簡牘罷,馳慰子忡然。 答秦十四校書(秦系)  知掩山扉三十秋,魚須翠碧...
澆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人情、風俗淡薄。《後漢書.卷四三.朱樂何列傳.朱暉》:「常感時澆薄,慕尚敦篤,乃作崇厚論。」《儒林外史》第一五回:「而今人情澆薄,讀書的人,都不孝父母。」
百戰百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三國志.卷五六.吳書.朱治朱然呂範朱桓傳.朱桓》:「今人既非智勇,加其士卒甚怯,又千里步涉,人馬罷困,桓與諸軍,共據高城,南臨大江,北背山陵,以逸待勞,為主制客,此百戰百勝之勢也。」
改頭換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一代新人換舊人,面孔不斷變換。語本《全唐詩.卷八○六.寒山詩》:「改頭換面孔,不離舊時人。」後比喻表面上雖改變,而實質未變。《朱子語類.卷一○九.論取士》:「今人作經義,正是醉人說話。只是許多說話改頭換面,說了又說,不成文字。」《文明小史》第三四回:「拿出做八股時套襲成文的法子,改頭換面,做成若干種,也想去賣錢。」亦比喻澈底改變。如:「他出獄後決定改頭換面,重新做人。」
惻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人遭遇不幸,而生不忍、同情之心。《孟子.公孫丑上》:「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
聖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才德學問等方面的修養達完善境界的人。[例]古代聖賢的精神,可作為今人的典範。
寶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小孩的暱稱,表示珍愛的意思。《通俗編.稱謂》引《留青日札》:「今人愛惜其子,每呼曰寶寶,蓋言如珍寶也。」
辛棄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揮灑,多姿多彩,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負不能實現而產生的消極情緒。 著作其著作則還有《稼軒長短句》,今人輯有《辛稼軒詩文鈔存》。 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ISP):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content.jsp?rno=1374653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