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86.56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瓦釜之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瓦釜雷鳴」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戰國楚臣屈原受讒言毀謗,懷王時,放逐漢北,楚頃襄王時雖召回重用,旋又遭讒,流放江南,於是作〈九歌〉、〈卜居〉等篇,以明己志。〈卜居〉這篇是寫他一直得不到召見,理想和現實的相互矛盾,心裡感到迷惑,於是去見太卜,想借由占卜結果來解開心中的迷惑。文中屈原說他不知該怎麼做才是對的,覺得世間汙濁不清,輕薄的蟬翼被認為是重的,千鈞卻是輕的,可用以校正音律的樂器遭到毀壞拋棄,才質如瓦釜,卻發出如雷巨響,直似妖怪作聲,庸人在職;善於毀謗別人的人位居高位,賢能的人才卻沒有名聲。屈原以「黃鐘」比喻賢士,「瓦釜」比喻讒人,感嘆小人得志,世間沒人了解他的廉潔堅貞。後來「瓦釜...
老生常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老生常談」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老生常談」原作「老生常譚」。三國時代,魏國有個名叫管輅的人,他從小對天文、星象、占卜很有興趣;長大後,更對《周易》極有研究,常幫人占卜,十分靈驗。有一天吏部尚書何晏請管輅到家中替他占卜,尚書鄧颺也在場作陪。何晏對管輅說:「請你算算我有沒有升到三公高位的機會?還有,我最近常夢到有數十隻青蠅往我鼻子撲,不知是什麼預兆?」管輅聽了就講了一套仁義道德的道理,並且告訴何晏,只要依循先古聖賢的作為,就能名列三公,青蠅也可馬上驅除了。一旁的鄧颺聽了,就說:「都是些老書生的尋常言論,一點新意都沒有。」後來「老生常談」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時常聽到,了無...
心煩意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煩意亂」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心煩意亂」原作「心煩慮亂」。戰國時楚國人屈原秉性堅貞,他為國家竭盡了忠心智慧,卻屢遭奸臣讒言毀謗,而被放逐在外三年都沒能再見到君王一面。在「心煩慮亂」,不知如何在這汙濁世界自處的情況之下,他只好去見太卜鄭詹尹,希望能藉占卜解除自己的疑惑,結果卻徒勞無功。後來「心煩意亂」這個成語就從「心煩慮亂」演變而出,用來指心情煩躁,思緒凌亂。
卦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占卜時,解釋卦象的文辭。
不待蓍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必占卜即可預知吉凶。如:「這場戰爭的勝負,是不待蓍龜即可預知的。」
龜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龜的甲殼。可用來占卜,晒乾後亦可作藥品,稱為「龜版」。也稱為「龜殼」、「龜骨」。
卜晝卜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占卜白天和夜晚飲酒的吉凶。語本《左傳.莊公二十二年》:「飲桓公酒,樂。公曰:『以火繼之。』辭曰:『臣卜其晝,未卜其夜,不敢。』」後用以形容宴樂無度,夜以繼日。也作「卜夜卜晝」。
滔滔不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滔滔不絕」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滔滔不絕」原作「滔滔不竭」。〈積善舞〉是漢代天子祭祀神明祖先,所演奏的宗廟樂舞歌辭,後來為宋代郭茂倩收錄於《樂府詩集》中。歌辭的內容大概如下:祭祀的獻禮是如此的芳香美好,而祖先遺德也是如此的光顯耀眼。以蛇為祭品,稟告赤帝神農氏,並用龜殼來占卜,希望得到「大橫」這個卜兆。期盼來年祖先神靈能夠廣施恩澤,使萬事齊備,國家繁榮,政通人和。敲打演奏樂器來侍奉您,且以滿溢的美酒,和燒烤烹煮過的美食,作為祭祀的供品。用歌曲、舞蹈來歡迎,並祈求神靈降福,像奔流不停的大水,連續不斷,永遠不竭。文獻原來用「滔滔不竭」,竭是盡的意思。後來演變成「滔滔不絕」,絕是中斷的意...
自彊不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自強不息」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易經》是記載大自然、天文和氣象等的變化,古代帝王作為施政之用,百姓用為占卜事象之典籍,因此常用天體的運行來警示人們。《易經.乾卦》的象辭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一語指日月星辰等天體的運行,周而復始,從未停止過,君子也必須效法天體的剛健不息,自己奮發圖強,永不停歇。其中的「不息」特別強調仁人君子們,要學習自然的強健,周而復始地運行,不論遭遇任何事,都能奮發不懈。後來「自強不息」就被用來指自己不斷努力向上,永不懈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拜神祭祖時占卜吉凶的器具。如:「杯珓」、「聖珓」。《朱子語類.卷六五.易一.伏羲卦畫先天圖》:「伏羲當時畫卦,只如擲珓相似,無容心。《易》只是陰一陽一,其始一陰一陽而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