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占卜的文辭。《左傳.閔公二年》:「成風聞成季之繇,乃事之。」《文選.潘岳.西征賦》:「既定鼎于郟鄏,遂鑽龜而啟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占卜用具。用來求神問佛、占卜吉凶的細長竹條。如:「抽籤」、「求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鬼神的代言人或是替人占卜、祈禱,並祈求鬼神賜福、解決吉凶問題的人。[例]女巫、巫祝、巫醫
言之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之有物」原作「言有物」,指言語有內容,不說空泛無益的話。《易經》相傳由伏羲制卦,文王作繫辭,孔子作《十翼》。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易經》的內容,最早只是記大自然、氣象、天文等變化,供古代帝王施政參考之用,一般百姓則用為占卜吉凶。直到孔子為《易經》作傳,才賦予它哲理上的意義,成為儒家的重要典籍。《易經》的內容充滿神祕的色彩,理念幽微莫測,由宇宙運行乃至人事生滅,都有極精辟的見解。〈家人〉是《易經》的第三十七卦,指一家之人,卦形為火下風上(䷤),取風由火出,人人各守其職之義。象辭的解說為:「風由火而生出,是〈家人〉這一卦的象徵。因此君子講話的內容必定實在,不會說空泛無益的話,做事也能持續...
黃鐘毀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楚臣屈原受讒言毀謗,懷王時,放逐漢北,楚頃襄王時雖召回重用,旋又遭讒,流放江南,於是作〈九歌〉、〈卜居〉等篇,以明己志。〈卜居〉這篇是寫他一直得不到召見,理想和現實的相互矛盾,心裡感到迷惑,於是去見太卜,想借由占卜結果來解開心中的迷惑。文中屈原說他不知該怎麼做才是對的,覺得世間汙濁不清,輕薄的蟬翼被認為是重的,千鈞卻是輕的,可用以校正音律的樂器遭到毀壞拋棄,才質如瓦釜卻發出如雷巨響,直似妖怪作聲,庸人在職;善於毀謗別人的人位居高位,賢能的人才卻沒有名聲。屈原以「黃鐘」比喻賢士,「瓦釜」比喻讒人,感嘆小人得志,世間沒人了解他的廉潔堅貞。後來「黃鐘毀棄」用來比喻賢才不被重用。
小巫見大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代的思想家莊子曾說過:「小巫師見到大巫師,用拔茅的方式占卜,拔起茅草卻不能判斷吉凶,便把茅草拋棄,不肯請教,這就是為什麼小巫師永遠比不上大巫師的原因了。」莊子的這段話是說人如果遇到比自己更有實力的人,而不向他學習,就會相形見絀,永遠居於人下。到了三國時,文人張紘和陳琳互相欣賞對方的才學,張紘讀到陳琳的作品,馬上寫信稱讚他文筆優美。而陳琳也回信說:「這裡因為會寫文章的人少,所以我的作品才特別受重視。但和你和景興、子布比起來,就像小巫師見到大巫師一樣,根本不能相提並論。」陳琳在這封信裡,用「小巫」來比喻自己,說自己無法和張紘等三位「大巫」相比。後來「小巫見大巫」被用來比喻兩者能力相差甚遠,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龜甲、獸骨等燒灼後所出現的裂紋,古人藉以占卜吉凶。《禮記.月令》:「命大史釁龜筴,占兆審卦吉凶。」漢.鄭玄.注:「占兆,龜之繇文也。」唐.韓愈〈復志賦〉:「假大龜以視兆兮,求幽貞之所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用蓍草占卜吉凶的方法。《左傳.僖公四年》:「卜人曰:『筮短龜長,不如從長。』」
占卜。唐.王勃〈益州夫子廟碑〉:「鳳德鉤深,玉策筮亡秦之兆。」
要言不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易經的內容最早只是記載大自然、天文和氣象等的變化,古代帝王作為施政之用,百姓用為占卜事象。至孔子作傳,始為哲理的書,是儒家的重要典籍。亦稱為《羲經》、《周易》。 (3) 晏:即何晏(?∼西元249),字平叔,三國魏宛人。好老莊之言,與夏侯玄、王弼等競尚清談,士大夫效之,遂成一時風氣,後為司馬懿所殺。 (4) 煩:同「繁」,繁雜、眾多。
易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由伏羲制卦,文王繫辭,孔子作十翼。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易經的內容最早只是記載大自然、天文和氣象等的變化,古代帝王作為施政之用,百姓用為占卜事象。至孔子作傳,始為哲理的書,是儒家的重要典籍。也稱為「羲經」、「周易」。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