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34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贊成、允許。《論語.先進》:「夫子喟然歎曰:『與點也!』」《資治通鑑.卷三二.漢紀二十四.成帝綏和元年》:「傳不云乎:『朝過夕改,君子與之。』」
10. 等待。《論語.陽貨》:「日月逝矣,歲不我與。」《楚辭.屈原.離騷》:「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與。」
2.與其,表示比較。《韓非子.難二》:「與得革車千乘,不如聞行人燭過之一言也。」《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傳》:「與人刃我,寧自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懸掛、牽掛。如:「繫念」。《論語.陽貨》:「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儒林外史》第一六回:「科第居來,心只繫乎兩榜。」
虛與委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境空虛寂靜,隨物變化。語本《莊子.應帝王》:「鄉示之以未始出宗,與之虛而委蛇。」後指假意慇懃,敷衍應付。《清史稿.卷四三九.廖壽恆傳》:「風聞法使至天津,稱越南既議款,因以分界撤兵事要約李鴻章,鴻章拒不允,擬即來都磋商譯署。論者謂當虛與委蛇。」
暴虎馮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暴,徒手搏鬥。馮,徒步渡河。暴虎馮河指空手與虎搏鬥,不靠舟船渡河。語本《詩經.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馮河。」比喻人有勇而無謀。《論語.述而》:「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不與也。」元.關漢卿《魯齋郎》第四折:「俺張孔目怎還肯緣木求魚?魯齋郎他可敢暴虎馮河?」也作「憑河暴虎」。
大智若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明.殷奎〈木齋說〉:「聞大智若愚,大辯若訥,譏悟聰察,厥內四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玩味。宋.王令〈寄滿執中子權〉詩:「愛子權詩,苦嚼味不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短少。宋.歐陽修〈與十二侄書〉:「不闕此物。」
刻舟求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呂氏春秋.慎大覽.察今》楚人有涉江1>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2>契3>其舟,曰:「是4>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5>乎?以此故法為其國,與此同。時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為治,豈不難哉? 〔注解〕 (1) 涉江:渡江。涉,乘船渡水。 (2) 遽:立刻。 (3) 契:刻。 (4) 是:此處。 (5) 惑:困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對。如:「於心不忍」、「於事無補」。《論語.公冶長》:「始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5.到、至。《史記.卷二九.河渠書》:「於吳,則通渠三江、五湖;於齊,則通菑濟之閒。」唐.柳宗元〈捕蛇者說〉:「自氏三世居是鄉,積於今六十歲矣。」
10. 和、與、跟。《論語.子路》:「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宋.蘇軾〈日喻〉:「而人之未達也,無以異於眇。」
邯鄲學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ㄢ漢語拼音︰bù hán dān釋義︰模仿他人。見「邯鄲學步」條。 01.清.李漁〈懷阿倩沈因伯暨女淑昭〉詩:「汝父亦猶是,從未步邯鄲。」 參考詞語︰誤學邯鄲注音︰ㄨˋ ㄒㄩㄝˊ ㄏㄢˊ ㄉㄢ漢語拼音︰wù xué hán dān釋義︰壽陵年輕人因羨慕邯鄲人走路美姿,前往學習,結果爬行回來的故事。見「邯鄲學步」條。 01.《文史通義.內篇二.古文十弊》:「文人好奇,易於受惑,是之謂『誤學邯鄲』,又文人之通弊也。 」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