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老人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尊稱自己或別人的雙親。《儒林外史》第三一回:「老人家既是有恙,世兄何不送他回去?」
花攢錦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兒,後遂用以泛指美女。〔參考資料〕 《景德傳燈錄.卷一七.洪州雲居道膺禪師》欲得恁麼事,須是恁麼人;既是恁麼人,何愁恁麼事!學佛邊事,是錯用心。假饒解千經萬論,講得天華落石點頭,亦不干自己事,況乎其餘,有何用處?若將有限心識作無限中用,如將方木逗圓孔,多少差訛?設使攢花簇錦,事事及得,及盡一切事,亦只喚作了事人、無過人,終不喚作尊貴。將知尊貴邊著得什麼物?
破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宗教上指受戒之人行為違背戒律。[例]既是出家人,本當六根清淨,怎可受外界誘惑而破戒呢?
兩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兼屬於兩個團體或跨越兩種不同性質行業的人。如:「他既是政府官員,又是著名的學者,可算是學官兩棲,表現不凡。」
十拿十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絕對不會出差錯。「十拿十穩」猶「十拿九穩」。見「十拿九穩」條。01.《何典》第一回:「既是天尊顯聖,將來生子是十拿十穩的了。」
不共之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母要盡孝,對兄弟要友愛,對朋友要存義,這是為人的基本。所以一個人是非觀念要分明,要「以直報怨」。父母既是我們在世上最親的人,遇到殺父仇人,豈有輕饒的道理?想盡辦法也要報仇,否則為人子女就是不孝,也就是不合禮了。這正是為何《曲禮》說:「父之讎,弗與共戴天」的理由了。這種觀念在《禮記.檀弓上》也提到:有父母之仇要報的人,是要「寢苫枕干」的。苫,音ㄕㄢ,草的意思。干是盾,也就是兵器的意思。也就是為報父母之仇,為人子女要處心積慮,睡不能安寢,隨時準備兵器,等待機會。所以「不共戴天」原本是古代儒家藉報父仇一事的觀念,來宣揚對父母之孝的重要,後來演變成一句成語,比喻對人仇恨極深。
資本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 受到16世紀宗教改革的激勵,艱苦工作和儉樸生活得到宗教的讚許,傳統的輕視進取的觀念已消失。富人既是有道德的,經濟上不平等也是正確。(3) 歐洲貴重金屬供應量增加而導致物價飛漲。在此期間,工資增長趕不上物價上漲速度,主要受益者是資本家。 特色(1) 生產工具的私有化:資本主義堅持私人財產的個人所有權,特別是生產工具的私人所有權。資本主義的支持者經常強調,在生產工具不受政府控制的情況下,將能最大化經濟的生產力。(2) 私人企業:在資本主義經濟裡,絕大多數的生產能力都屬於以追求利益為目標的公司組織所有。(3) 私利和利潤...
教師素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顯示出來,歷代的教育家提出的「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躬行實踐」等,既是師德的規範,又是教師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徵的體現。師德」,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但是教師的道德素質並不是指規範、準則本身,而是教師把這些規範、準則逐步內化,成為教師從事教育事業的準則。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範、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們都把師德高尚的教師作為學習的榜樣,模仿其態度、情趣、品行、乃至行為舉止、音容笑貌、板...
年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1)唐宋以來,科舉考試同榜者互相尊稱為「年兄」。唐.李端〈晚夏聞蟬寄廣文〉詩:「因垂數行淚,書報十年兄。」也稱為「年長兄」。(2)稱呼自己的同學。《醒世恆言.卷二六.薛錄事魚服證仙》:「鄒年兄好沒分曉!既是有心救我,何不就送回衙裡去?」(3)主試者對門生的稱呼。《儒林外史》第三六回:「虞伯士出去會著,問道:『那一位是武年兄諱書的?』只見人叢中走出一個矮小人,走過來答道:『門生便是武書。』」
三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訣要、竅門。《宋史.卷三四四.李之純傳》:「之儀能為文,尤工尺牘,軾謂入刀筆三昧。」《紅樓夢》第四八回:「既是這樣,也不用看詩。會心處不在多。聽你說了兩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