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140.4068 ms
共 3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大千世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智度論.卷七.釋初品中放光》問曰:「云何為三千大千世界?」答曰:「佛《雜阿含》中分別說:千日,千月,千閻浮提,千瞿陀尼,千鬱怛羅越,千弗婆提;千須彌山,千四天王天處,千三十三天,千夜摩天,千兜率陀天,千化自在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世天,千大梵天,是名小千世界,名周利。以周利千世界為一,一數至千,名二千中世界。以二千中世界為一,一數至千,名三千大千世界。初千小,二千中,第三名大千。千千重數,故名大千;二過復千,故言三千;是合集名。」
|
一剎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很短的時間。為梵語kṣaṇa的音譯。
|
門當戶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宋.張端義《貴耳集》卷中:「這般梵剎,顧非些少叢林;箇樣村僧,豈是尋常種草?要得門當戶對,還他景勝人奇。」
|
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梵語hūm的音譯。為佛教咒語中常見的聲符。元.張昱〈輦下曲〉:「守內番僧日念吽,御廚酒肉按時供。」《西遊記》第七回:「(佛祖)袖中只取出一張帖子,上有六個金字:『唵嘛呢叭咪吽。』遞與阿儺,叫貼在那山頂上。」
|
昇華作用(Sublima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為無數人類文化的瑰寶,像是飽受耳疾之苦卻名曲流芳的貝多芬,以及受精神分裂症一生困苦潦倒卻遺作盛名的梵谷。 應用與舉例像是小時候在學校被人欺負,所以長大努力考進警校,以維護社會正義。又例如一個人內心對於火的莫名興奮感,倘若直接進行放火行為就成了「縱火犯」。但透過昇華作用,將對火的慾望改變成救火行動,便成就「消防隊員」的志願,看到火警能興奮地一馬當先,勇往直前,於火場中救人無數。昇華作用便是將蘊積於潛意識之衝動及不被認可的動機欲念,導向合理、符合社會標準需求之途徑,提升為高境界表現,是轉變心理衝突為積極建設之正向方法。 參...
|
涅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修行者的終極理想。為梵語nirvāṇa的音譯。意譯為滅、滅度、寂滅。指滅一切貪、瞋、痴的境界。因為所有的煩惱都已滅絕,所以永不再輪迴生死。涅槃並非死時才能證得,肉身尚在者稱有餘依涅槃,肉身已死者稱無餘依涅槃。一般也用來尊稱出家人去世。唐.李華〈荊州南泉大雲寺故蘭若和尚碑〉:「報年之限,涅槃之時,同於如來。」也作「寂滅」、「圓寂」。
|
般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證悟空理的智慧。梵語prajñā的音譯。《大智度論》卷一八:「答曰:『摩訶,秦言大;般若,言慧;波羅蜜,言到彼岸。』」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論說》:「動極神源,有般若之絕境乎?」
|
細水長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遺教經》汝等比丘1>,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當勤精進,譬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數數懈廢,譬如鑽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是名精進。 〔注解〕
(1) 比丘:佛教用語。為梵語Bhiksu的音譯。男子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稱。
|
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梵語音譯「劫波」( kalpa)的略稱。一個極為長久的時間單位。佛教以世界經歷若干萬年即毀滅一次,再重新開始為「一劫」。如:「大劫」、「小劫」、「賢劫」。
|
頑石點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蓮社高賢傳.道生法師》師被擯1>,南還,入虎丘山,聚石為徒,講《涅槃經》2>。至闡提3>處,則說有佛性,且曰:「如我所說,契4>佛心否?」群石皆為點頭。 〔注解〕
(1) 擯:音ㄅ|ㄣˋ,遺棄、排斥。
(2) 《涅槃經》:佛教經典。有大乘、小乘兩部,分述釋迦在入涅槃前的傳法遺言及修道狀況。大乘部又分北本四十卷和南本三十六卷兩種。
(3) 闡提:梵語。「一闡提迦」的縮略,謂無善根不能成佛之人。
(4) 契:音ㄑ|ˋ,投合、切合。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