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武則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624~705)名曌,唐文水人(今山西省文水縣)。唐太宗時封為才人,賜號「武媚」,太宗崩後出家為尼。高宗立,復入宮,後立為皇后。高宗崩,臨朝稱制,旋廢中宗,而自立為皇帝,改國號曰周。恣為淫虐,大殺唐宗室,然富於才略,善用人,故名相輩出。晚年朝政日非,被迫歸政,中宗復位,上尊號曰「則天大聖皇帝」,尋崩。諡「則天順聖皇后」,世稱為「武則天」。也稱為「武后」。
坐享其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意義3 相似詞4 相反詞5 例句 出處王守仁‧與顧惟賢書:「閩廣之役,偶幸了事,皆諸君之功,區區蓋坐享其成者。」 意義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別人的勞動成果。 相似詞不勞而獲 不勞而食 坐收漁利 相反詞自食其力 自立更生 例句俗話說:「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你總想坐享其成,天下怎麼會有如此便宜的事!
飛揚跋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紹家等人。後來侯景因與高澄不合,於是背叛東魏,投降西魏,後又改降南方的梁朝,被封為河南王,但竟又篡梁自立為帝。侯景果然是個「飛揚跋扈」的人。
暗度陳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暗度陳倉」的「陳倉」是地名,地當雍梁之衝,漢魏以來為攻守要地。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後,分封有功者為王,劉邦被封為漢王。他在前往封地漢中時,聽從張良的建議燒毀對外交通的棧道,一方面杜絕其他諸侯率兵襲擊,一方面表明沒有和項羽爭奪天下之意,以獲得信任。但事實上,他卻採用韓信的計策,暗地裡由陳倉出兵攻打雍王章邯,進而平定三秦,取得關中。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暗度陳倉」,用來比喻出其不意、從旁突擊的戰略,亦用來比喻暗中進行的活動,亦用來比喻男女私通。如《金瓶梅詞話》第六九回:「此是哥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策。」應二爹用「暗度陳倉」指西門慶與李桂姐之間的曖昧情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西元386∼534)北朝諸朝之一。晉時拓跋氏自立為代王,淝水戰後改國號為魏,史稱為「後魏」或「北魏」。
先發制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陳涉:陳勝(?∼西元前208),字涉,秦陽城人。秦二世時,與吳廣起兵,天下之士苦秦苛政,相率歸向。旋自立為楚王,勢力頗大,後為其部下莊賈所殺。 (3) 大澤:地名。即大澤鄉,地約當在今安徽宿縣西南。 (4) 會稽守:會稽郡守。會稽,音ㄍㄨㄟˋ ㄐ|,浙江省舊縣名,今與山陰縣合併為紹興縣。守,郡守,職官名。秦時一郡最高的行政首長。 (5) 通:殷通,生卒年不詳。秦二世時為會稽郡守,後為項羽所殺。 (6) 梁:項梁,生卒年不詳。楚將項燕的兒子,項羽的叔父。秦末,陳勝起兵,梁與籍共起兵吳中以應之,後為秦將章邯所敗而死。 (7) 江西:此指浙江以西,即大澤一帶。 (8) 桓楚:人名,生卒年...
不謀而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 遠近俱發:無論遠近,都發兵起事。 (2) 假號雲合:起事者像雲一般地聚合。假號,指稱起事者自立的名號,亦用以代稱起事者。 (3) 劉氏:指漢朝宗氏。
權宜之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後漢書.卷六六.陳王列傳.王允》載,王允為東漢末年的大臣,靈帝時任豫州刺史,參與討伐黃巾起義軍。靈帝死後,董卓引兵進京師,誅殺宦官,廢少帝,立獻帝,弒太后,自立為太師,掌握了主政大權。當時王允對董卓假意奉承,再加上他本就有的內政才能,於是被任為三公之一的司徒。董卓遷都長安後,王允以貂嬋行美人計,策動呂布殺死了董卓。董卓死後,王允一改以前屈己從人的低姿態,完全顯露出個性中原有的剛正不阿、嫉惡如仇,史書對他的描述為「性剛疾惡,……每乏溫潤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權宜之計」,也因為他為人處事極為嚴厲,事事循理,不知變通,所以下屬都不太親近他。不久,董卓的舊部李傕等人攻入長安,王允被殺。後來「權宜之計...
莊敬自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君子莊嚴持重,敬慎小心,故能日漸篤實堅強。語本《禮記.表記》:「君子莊敬日強。」後指以莊敬的態度謀求自立自強。如:「先總統蔣公曾勉勵國人要莊敬自強,處變不驚,慎謀能斷,以開創國家民族的前途。」
窮途末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208,字涉,秦陽城(今河南省登封縣東)人。秦二世時,與吳廣起兵,天下之士苦秦苛政,相率歸向。旋自立為楚王,勢力頗大,後為其部下莊賈所殺。 (7) 從兵:歸順的軍隊。從,音ㄘㄨㄥˊ。 (8) 叩:擊。 (9) 函谷:函谷關,位於河南省靈寶縣西南的關口。東起崤山,西至潼津,地形至為險要。為秦朝重要邊防。 (10) 咸陽:秦朝的首都,地約當今陝西省長安市東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