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7.912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南宋書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宋書教育,在我國教育的發展史上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書的建置,萌芽於唐,始於五代,興於宋初,而極盛於南宋。據馬端臨〔文獻通考.學校考〕,北宋初期著名的書有石鼓、白鹿洞、應天府、嶽麓四者;後期因官學的興辦及科舉的重視,書曾一度衰落。到了南宋,書又因下列因素而再度盛行:(1)官學腐敗,淪為科舉的附庸;(2)理學家興起,講學風氣自由;(3)佛教禪林精舍的影響,多選山林僻靜處授徒講學;(4)雕版及活版印刷術的發明,使藏書讀書更為方便。南宋書最著名的亦有嶽麓、白鹿洞、麗澤、象山四者。其中嶽麓書曾是張栻、朱熹講學之所,白鹿洞書亦為朱熹講學之地,麗澤書是呂祖謙講學之處,象山書為陸九淵...
翰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翰林之設本始於唐朝,原來是內廷專門供養藝能技術雜居之所。〔舊唐書.職官志〕記載:「翰林有合練、僧道、卜祝、術藝、書奕,各列以廩之。」也有名儒學士,時時任以草制。唐玄宗時,另設學士,從此翰林學士與翰林待詔就區別開來;而翰林學士也更加受皇帝之器重與禮遇。
  宋代翰林學士掌理制誥、侍從以備顧問,並擔任侍讀、侍講等為皇上講學的經筵官,是朝中清高的職官;朝廷不責以吏事,而使觀古今書,稍優其廩,以滋長其德器,養成名卿賢相。元代改翰林學士為翰林國史,學士的任務是起草文告、編修國史;中並分置蒙古翰林,管理文字譯寫及蒙古文教學事務。
  到了明代,翰林成為中央政府惟一...
少年輔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施行少年感化教育的機構。在我國,其處理對象為需接受感化教育之十八歲以下的少年。也稱為「少年感化」。
歌德學(德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國歌德學是德意志聯邦對外文化政策下所設立的機構,有的在國內,有的在國外,主要是要推廣德語並且在國外宣揚德國文化。其經費大多數是由德國政府提供。
  歌德學自一九三二年即開始設立。在納粹時代歌德學被利用充作宣傳機關,所以一九四五年德國戰敗後,該機構即被盟國所撤銷,到一九五二年又恢復設立。總管理處設在慕尼黑。
  該機構恢復設立的最初目的是在替居住在德國的外國學生以及其他人士補習德語,從一九五四年開始也負責管理設在國外的文化機構,而在國內各地也設立了二十幾所歌德學。課程每兩個月為一期,有各種不同程度。學生在學習期間也參加各種不同的文化活動。該機構也辦理為期三個月的...
教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提供重度身心障礙者托育、養護的福利機構。分為日間托育和住宿養護兩種型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舉考試之一。即童生於貢內考試。
天人研究總(天帝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帝教基於達成「聖凡平等、世界大同、天人大同」之最終目標,故提倡善導人類自強向上、樂觀奮鬥,認識宇宙人生新境界,看清時代環境,開拓人類生存互助思想領域,建立人類正確之精神信仰,重整人心道德,以期共躋於世界安樂之坦途。然欲達此目的,則非從精神教育著手不為功,故特設「天人研究總」,以培育弘教及社會服務之人才,其要旨於下:
  天帝教天人研究總,因學習及修持之不同,特別分設天人研究學及天人修道學
  天人研究學宗旨:天人研究學為加強研究教義、溝通天人,修持靜參暨炁功研修,特設置天人文化、天人親和、天人合一及天人無功四個研究所,為天帝教培育高級專業研究教徒同奮,與...
最高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全國最高級的審判機關,設於國民政府所在地。不服第一審及第二審的訴訟案件,可上訴該判決。地位性質相同於舊時的大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舉時代舉行會試、鄉試的場所。《儒林外史》第二回:「那時弟嚇了一跳,通身冷汗,醒轉來,拿筆在手,不知不覺寫了出來,可見貢裡鬼神是有的。」
行政客家委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政客家委員[[1]]使命與任務本會成立於民國90年6月14日,是全球唯一中央級的客家事務專責主管機關,以振興客家語言文化為使命,以建構快樂、自信、有尊嚴的客家認同為信念,以成為全球客家文化交流中心為願景,以「牽成客家、繁榮客庄」為目標。預算與成長本會成立以來積極推展客家事務,引領客家文化發光發熱,奠定客家在台灣多元族群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但因政府資源有限,在經費拮据情形下,本會預算仍逐年增加。未來將在現有預算規模上,以每年成長至少20%為努力方向,達成 馬總統「客家事務預算4年倍增」目標。全國家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