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28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向下舞台移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術語。指舞者由舞台的後面往前面移動。例如〈assemblé en descendant〉。
Gail Grant《Technical Manual and Dictionary of Classical Ballet》1982、臺灣商務印書館《袖珍法漢詞典》1998。
|
碟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該舞流傳於蘇門答臘(Sumatra)民間的野史故事中,內容描述其象微的片斷;男女舞者首先坐著雙手各持一個上燃蠟蠋的茶托,隨著音樂緩慢有韻律的轉動手臂,動作流暢使燭光火焰閃爍流動不熄,接著舞者們起身,手持續不間斷轉動同時身體也隨之迂迴蜿蜒舞動。該舞在表現侍僕們於夜晚手持蠟蠋尋找他們的公主Shalendra遺失的飾環的一種舞蹈。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
新舞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機構。新舞臺名稱的來源可追溯至日本殖民時期。光緒二十三年(1897),日人於臺北市衡陽街一帶興建臺灣第一座劇院,稱為淡水戲館,亦稱淡水會館。專供臺灣民眾看戲之用。1909年鹿港富紳辜顯榮自日人手中買下淡水戲館,並將其整修改建,易名為臺灣新舞臺,同時遷移至臺北市城外大稻埕區。這棟外型採中國式翹尾的三層樓建築物曾風光數十載,堪稱謂全臺灣最重要的表演場所。當時臺灣新舞臺邀請的表演團體多半來自大陸京戲團,最熱門的戲碼首推《貍貓換太子》。但令人惋惜的是,這個富高度藝文氣息的場所,卻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美軍炸毀。經半世紀後,由辜顯榮之子重建新舞臺於臺北市松壽路3號,並於民國八十六年(1997)五月開始營...
新舞臺提供。
|
阿帕契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係法國巴黎俚語,從美國的「紅皮膚」(redskin)演變而來,自1900年即於巴黎的勞工階級酒館發展至今,起初用於城市的「惡棍」或「野男孩」,然後用於他們的舞蹈。基本上是一種「粗魯舞蹈」,舞蹈中,女孩(有時是男孩)被以特技表演形式拋擲。一些阿帕契舞當作舞台表演時,會顯現相當多的節奏性能力和肌肉爆發力。美國的搖滾舞(Jive)和寶波(Bop)即展現相似的趨向。在愛爾蘭有較古老的類似舞蹈為呼里根(Hooligan)。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
眾神之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蹈名詞。希臘文為「Kreion-choroi」,此詞並非「鶴舞」之意;而為「Kreion」(領導者、神祇、主子)及「Karanos」(指揮官、頭目、酋長)兩字之誤;此詞實為一種節拍性的「眾神之舞」(Dance of the Lords)。「Karanos」在梵文可找到其相等之詞「karana」,即「舞蹈中的基本位置」,且由此系統編纂出衍生而成的108種形式。若精於「karanas」之人則被冠上為「karanos」。此字因代表特殊能力,或許成為「Geranos」(長者)之字由來之基礎,而更衍成「coroner」(君主私人財產的管理者)及「crowned」(被加冠者)等字。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
宗廟樂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祭祀祖先神之樂舞。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禮儀時所表演的音樂與舞蹈,統稱謂宗廟樂舞。上古時代,商殷(約西元前16世紀∼約西元前11世紀)之後代以《大濩舞》祭祀其女性始祖簡狄。周(約西元前11世紀∼西元前256)之後代以《大武舞》祭其女性始祖姜嫄。漢高祖(西元前206∼西元前195)之後代用《武德舞》、《文始舞》、《四時》及《五行》等舞祭高祖廟。其後,歷代帝王死後,立廟奉祀,追尊為某祖、某宗之廟號,並規定禮制,制定樂舞。
《周禮.卷二十二》、《漢書.禮樂志》。
|
打竹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竹竿舞。為黎族民間舞蹈型式之一。流行於大陸地區廣東省、海南島一帶。舞時在地上平行擺放兩根竹竿,上面橫架六根竹竿,六人分別蹲在兩邊,雙手各持竿端,按一致的節奏敲擊,舞者在竹竿分合的空隙,做各種的舞蹈動作。
|
蠟條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一、傣族古代儀式舞蹈。流傳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和德宏傣族聚居區。雙手執點燃之蠟條起舞,故名。德宏傣族跳此舞時,為手心向上,蠟條執於手心上,西雙版納傣族跳此舞時,手心向下,蠟條執於手背上。傣族全民信奉佛教,每次賑佛,人們都要到佛寺敬獻蠟條和點燃蠟條。《蠟條舞》係佛教傳入傣族地區後與佛事活動有關而產生。傳統古老的《蠟條舞》已失傳,現跳之《蠟條舞》,係專業舞蹈工作者根據文史資料,佛寺裡壁畫上的《蠟條舞》形象,和老人描述之《蠟條舞》情況,並結合傣族舞蹈之風格韻律特徵而恢復的。西雙版納特徵之《蠟條舞》,作為插入性集體舞蹈由西雙版納歌舞團1979年在舞劇《孔雀公主》裡首演。德宏特徵之《蠟條舞》,由劉金吾...
|
尼克萊和莫瑞路易斯舞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團名。1989年由艾文尼克萊(1912-1993)舞團和莫瑞路易斯(1926-)舞團結合而成的,雖然艾文和莫瑞一直共同分享了生活,排練室、學校及其它的一切,但舞團仍是分開運作,直到面臨了財政的問題,這兩個大舞團始結合為僅有十名舞者的舞團,這讓兩人關係更緊密的結合,尼克萊提供路易斯編舞的音樂,路易斯在尼克萊的作品擔綱演出。1993尼克萊過世,舞團仍由莫瑞持續運作,並為凱劇場(Kaye Playhouse)的常駐舞團。
泰瑞.楚克(Terry Trucco)《紐約舞蹈專書》(The New York Book of Dance, 1995)城市公司(City & Company)、蘿絲.雷昂(Ruth Leon)《喝采:紐約表演藝術指引》(Applause: New York´s Guide to the Performing Arts, 1991)喝采劇院叢書出版社(Applause Theater Book Publishers)、賽瑪.珍妮.科恩(Selma Jeanne Cohen)《國際舞蹈百科全書》(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Dance, 1998)牛津大學出版社...
|
惡魔假面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玻利維亞民俗舞蹈,起源於十七到十九世紀西班牙殖民期間,與西班牙聖體節的行進行列很相似,是以巨幅的君主畫像或名人畫像為特色,稱之為「巨人」(Gigantones)。在二十世紀,玻利維亞的改編版本創造出恐怖惡魔頭,但它並未覆蓋住舞者的頭部,而是戴在頭頂,繫在帽子上,舞者的綁腿則被鈴鐺所掩蓋。參與這支舞的人數,很少超過五位,有兩位指定當惡魔(diablicos),要在腰際纏繞著鈴鐺,而且在法式尖帽下戴著長鼻子面具。有兩位身穿紅羽毛披肩的樂師(awilas)為他們伴奏,一個打鼓,另一個演奏pinkillo。在共和國的年代,舞者不僅要年輕力壯,還要道德純潔;《惡魔假面舞》與其說是一種舞蹈,不如說是多采多...
Antonio Paredes Candia《The Folkdance of Bolivia》.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