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33.5169 ms
共 28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建鼓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古代舞蹈。出土文物中多有此舞蹈形象。如1978年2月出土於河南省唐河縣湖陽公社新店的漢郁平大尹馮君孺人墓,墓中有樂舞畫像石五塊,其中有兩塊擊建鼓畫像石。石上中置建鼓,鼓面側置,上飾羽葆,鼓下又各置一丁寧,鼓旁各有一人,雙手各持鼓桴,一手擊鼓一手擊丁寧,另一石上中置建鼓,鼓旁兩人,雙手各執鼓桴,跨步張臂擊鼓作舞姿,舞蹈動作剛勁有力。再如,1970年9月出土於鄭州市新通橋的鄭州新通橋樂舞空心磚,磚上有一擊鼓歌舞圖。鼓兩側有兩人跪坐,相對作樂。左一人吹排簫、播鼓,右一人擊掌作歌。中置建鼓,鼓旁兩人、邊鼓邊舞。舞姿激昂熱烈。據《禮記.明堂位》記載,類似鼓式在夏商時即已出現。《建鼓舞》常由男子表演...
|
捷貝克舞;豐收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捷貝克舞(Zeybeck)是土耳其安納托利亞(Anatolia)的一種結合歌舞的豐收舞蹈,有兩種表現方式:一種以啞劇動作表演收割和打麥,另一種是男女圍成圓圈,向反時針方向跳9/8拍的環形舞蹈(Round Dance)。前者是西安納托利亞的舞蹈,後者是東安納托利亞的舞蹈。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
鳳山假面舞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團。鳳山假面舞團是韓國北部的民俗技藝團,而這種假面具舞帶有濃厚的北方色彩,最初的功能是在慶祝佛祖的生辰,後來漸漸演變成一種節日或慶豐收的民俗活動。鳳山假面舞結合了音樂、舞蹈及戲劇成份,並且巧妙地運用詩歌於對白當中,這是韓國所有假面劇舞中獨一無二的。該假面舞的主題有三。常是譏諷不務道法的和尚,嘲笑迂腐的貴族,及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描述。「鳳山假面舞團」的服裝運用強烈的對比色,如黑、白、紅、藍,使演出充滿活力及色彩。在三十年代初期,韓國政府為了保存並維護特種文化遺產而成立「鳳山假面劇舞保存協會」(Pongshan Mask Dance Drama Society)。1961年,「鳳山假面舞團」在韓...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節目單1989年。
|
西伯利亞跪膝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千島群島(Kurile Islands)堪察加(Kamschatka)人的跪膝舞,是由婦女所表演;克拉辛尼可夫(S.P. Krashinikoff)於1764年在美國彼德斯堡(Petersburg)時就曾述及。外表觀之,舞蹈是由兩名婦女彼此相對跪在房子中間,手各握住腳的小指,剛開始唱著很慢的情歌,並輕輕擺動雙手和肩膀,然後逐漸提高聲調並加大身體動作,直到完全喘不過氣來為止。此舞單由一支長笛伴奏。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
跨踏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從前在愛爾蘭的曼島(Isle of Man)所舉行的一種新年節慶舞。由一群青年於午夜聚集,挨家挨戶所表演的簡單舞蹈「首步舞」(The First Footing);此種腳步跨過門檻的儀式,必須以一黑髮青年為首踏出他的右腳,之後往往有蛋糕、麵包、乳酪及啤酒招待舞者。經由此舞有一種較古老的追蹤舞仙儀式,由節儉的家庭主婦舉行;她們從即將熄滅的木炭中取得白色的灰燼,將之灑在地板上,希望在次日早晨能發現一些舞仙的小足跡。如果趾尖向著門的方向,表示來年將有一位家人隨著翩舞的仙子離去;如果趾尖向內,表示來年此家人口將增加。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
黑虎將軍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羌族民間舞。流行於四川北部汶縣的黑虎鄉羌族聚居區。是當地羌族,俗稱:白頭羌(為紀念古代為了當地居住羌族的解放、自立英勇戰死於疆場的英雄黑虎將軍,而一改原有民族服飾,穿戴萬年孝的延續而得名。所住村莊也以黑虎命名至今)的特有舞蹈。舞蹈者均為青年男子,人數在十人左右(雙數)。舞蹈以在不同隊形的變化中,進行交手對打和拳術武藝的表演,來體現當年黑虎將軍英勇奮戰、浴血沙場的驚心動魄場面,用以教育全體白頭羌族人和他們的後代,永遠不忘黑虎將軍恩德的軍事題材男子群舞。舞蹈從始至終氣氛緊張、激烈。舞蹈者不持道具,身著白色麻布過膝長衫、外套光板山羊皮背心、著麻編草鞋。有簡單的鑼鼓伴奏。
|
佐渡島歌舞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伎類型名。左渡島歌舞伎(Satoshima kabuki)為〈遊女歌舞伎〉的一種。在京都六條一地經營傾城屋的主人佐渡島氏,學當時流行的歌舞伎踊,將自己屋下的遊女組成遊女歌舞伎團,於慶長中期(1596-1615)期間經常在四條河原(Shijoukawara)設立舞台公演。自稱為「芝居能」(Shibainou),內容與阿國歌舞伎極類似,是以歌舞為中心,其特色是加上囃子三味線(Hayashishamisen)音樂演奏。據傳說最初教授遊女們技藝者是在佐渡島坊名為與三郎(Yosaburou),於是便取其名為佐渡島家。其後又分為佐渡島傳兵衛家和竹島天竺左衛門家兩派系。據推測在寬永六年(1630)政府下令...
演劇博物館編《演劇百科大事典.第二卷》1960、戶板康二編《歌舞伎鑑賞入門》1959、吉原健一郎等編《江戶東京年表》1993。
|
卡尼舞;棉花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阿拉伯一種團體表演的舞蹈,在快旋律的曲調下,如同在騎兵方塊舞(Lancers),每位舞者都互相巡視,當地詩人站著唱一首詩,譬如:「我在瓦迪阿爾安(Wadi al´ain)離開我的愛人」,由觀眾重複唱,或以疊句唱。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
美國雷鳥舞者基金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組織。1956年成立,會員為雷鳥印地安學生獎學金募款。提供手工藝、歌唱、舞蹈,及語言的課程,另外也為印地安小孩提供印地安文化課程。地址:c/o Louis Mofsie McBurney YMCA 215 W. 23rd St. New York, NY 10011 U.S.A.
Encyclopedia of Associations, 33rded., 1998.
|
桑巴舞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舞曲名。音樂、舞蹈類型。阿根廷一種雙人舞的樂曲,與殖民地時期從秘魯傳入的《桑馬古威卡舞》〔見Zambacueca〕有關。它和《查卡瑞拉舞》(Chacarena)、《加陀舞》(Gato)相似,都是6/8拍子,但桑巴舞曲的速度稍慢,同時先有一段器樂曲為前奏,才接上聲樂演唱的舞曲。
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