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6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56.28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伸眉吐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揚眉吐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韓朝宗是唐玄宗時的一名官員,因為曾任荊州長史,人稱「韓荊州」。他十分樂於提拔後進,經常向朝廷推薦有能力的年輕人,當時的讀書人都希望能進入他的門下,期盼有朝一日為朝廷所用。唐代有名的詩人李白也和其他人一樣,希望能受到韓荊州的重視,於是毛遂自薦,寫了封自我推薦的信給他,說韓公地位崇高,聲譽極佳,大家都以韓公的評價為用人標準,所以表明自己有心效力,希望韓荊州給他一個機會,讓他能夠「揚眉吐氣」,擺脫抑鬱許久的境況,有得志顯貴的一天。後來「揚眉吐氣」演變為成語,就用來形容擺脫長期壓抑後的暢快神情。
教育部領航資訊服務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以恆。我願意為教育--客觀超然,學習成長。我願意為教育--認真負責,熱心待人。我願意為教育--肯定自我,實現理想。 守則理念說明教育部青年e樂園開放全民參與。每一位自願參與撰寫與編輯等工作的隊員,都要學習如何共同建構中華民國教育部專屬的數位空間,這需要持之以恆的努力。多數人的參與必然有多元不同的意見,自由的網路資訊時有不確實的內容,需要有智慧的隊員審慎自律,嚴謹把關。秉持對知識來源的超然客觀,才是百科式資源網建構者應有的態度。只要每一位隊員熱誠與其他同伴合作,肯定
大麻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麻葉與雌花穗乾後捲成香菸形狀。吸食後影響中樞神經系統,改變其心境,產生放鬆、自我擴大的感覺,感官上空間距離加大,時間感中斷,而有快樂空虛的感覺。吸食過量則導致暈眩、虛脫,甚至中毒而死。
鞭辟著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鞭辟入裡」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鞭辟入裡」原作「鞭辟近裡」。程顥,西元1032∼1085,字伯淳,號明道先生,北宋洛陽人,是宋代著名的理學家和教育家,與其弟程頤合稱「二程」,為理學洛派之宗師。程顥著重身體力行的功夫,不只是立身處世和修身養性,做學問也是如此;只要自我鞭策,從自己身上下功夫,才能求得真正的學問。這樣的道理就如同《論語.子張》中所說,一個人如果能夠對自己立身處世的道理加以審問和慎思,那自然一切的行為也都能夠符合「仁」的規範,而無時無刻不為仁了。程顥的這段話見載於《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卷一一.師訓》,後來「鞭辟入裡」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研究學問要自我鞭策,...
枉轡學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步法都忘了,最後只有爬著回去。後來「邯鄲學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模仿不成,反而失去自我
蟣蝨相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蟣,蝨的幼蟲。蟣蝨皆寄生在人的皮膚上。人沐浴後,蟣蝨便無法再寄生,故在人準備洗澡時互相弔問。蟣蝨相弔比喻生命將終而自我悲憐。《淮南子.說林》:「湯沐具而蟣蝨相弔,大廈成而燕雀相賀。」
情不自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情不自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禁」念作ㄐㄧㄣ時,有承擔、承受的意思,「不自禁」則是承受不住、不由自主的意思,如「喜不自禁」就是高興得無法控制,而「情不自禁」就是感情激動得無法自我控制的意思。在所引典源南朝梁.劉遵〈七夕穿針〉詩中,敘述了婦女於七夕在月下乞巧,思念情人的情景。相傳陰曆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二星相會之期,稱為「七夕」。舊俗婦女此夕必備陳瓜果、鮮花、胭脂於庭中向天祭拜,以期擁有姣美的面貌;並對月引線穿針,以期雙手靈巧,長於刺繡織布,稱為「乞巧」。詩中描述的女性看到七夕如影隨形的月亮時,想起乞巧的傳說,因此「情來不自禁」,一時感情激動,便也學著傳說在月下引線穿針,希望自己...
遠距合作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系的互動。他認為互動的重要性乃基於以下的幾項假設 (引自黃明月,1992:215):1.設計良好的自我學習教材和適當的互動,有助於增強學習者和學習者之間的感情。2.增強教學者和學習者之間的情感,有助於增強學習動機和興趣。3.適當地增強學習動機,以及適當的安排學習過程和方法,有助於達成學習目標。4.適當地使用媒介增進互動,有助於傳遞和交談某些概念,使學習目標易於達成。 意義Moore (1989)Moore是早期試圖為遠距教育中的互動做出分類的學者之一,Moore於1989年將遠距教學中的互動分為三種型態:學習者與學習教...
枕戈嘗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枕兵器,口嘗苦膽。形容時時自我警惕,奮發圖強,以備殺敵報仇雪恥。《陳書.卷一.高祖紀上》:「自寇虜陵江,宮闈幽辱。公枕戈嘗膽,提劍拊心,氣涌青霄,神飛紫闥。」《明史.卷一六四.聊讓傳》:「陛下枕戈嘗膽之秋,可不拔賢舉能,一新政治乎?」也作「枕戈飲膽」。
國小輔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較上述的預防性輔導,更為積極地幫助孩童成長以及發展。 配合其發展階段的特徵此階段中的心理需求包含:自我接受、自我了解、負責行為、問題解決能力、自我評估、學習技巧、人際關係、獨立行為、認同與歸屬感等等,因此輔導的工作應與這些發展需求的項目來相互配合,如此才能達到真正協助到孩童的輔導計畫。 導師的輔導功能在國小階段中,導師與學生的相處時間較多,彼此也較為熟悉,因此老師對於每個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