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87.5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磨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推磨般揮動著旗幟。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七.駕登寶津樓諸軍呈百戲》:「合曲舞旋訖,諸班直常入祗侯子弟所呈馬騎,先一人空手出馬,謂之『引馬』,次一人磨旗出馬,謂之『開旗道』。」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三折:「(劊子做磨旗科)怎麼這一會兒天色陰了也。」
當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掌國政。《左傳.襄公二年》:「於是子罕當國,子駟為政。」唐.白居易〈寄隱者〉詩:「是右丞相,當國握樞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貒獸所生的幼獸為貗。《爾雅.釋獸》:「貒子貗。」晉.郭璞.注:「貒,豚也。一名獾。」邢昺疏引《字林》:「貒獸似豕而肥,其子名貗。」
嬭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乳母。《晉書.卷九九.列傳.桓玄》:「嬭媼每抱詣溫,輒易人而後至,其重兼常兒,溫甚愛異之。」南朝梁.武帝〈孝思賦.序〉:「年未髫齔,內失所恃。餘喘竛竮,嬭媼相長。」
發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在戲劇表演中,裝出某種情態以引起觀眾注意。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二.連枝秀》:「發科打諢,不離機鋒。」元.岳伯川《鐵拐李》第四折:「(正末做勸跌倒科)張千,我須有些腐。(張千發科)你可不早說與我!」
意回心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回心轉意」之典源,提供參考。 《朱子語類.卷一一七.朱子.訓門人五》魏元壽問《大學》。先生因:「今學者不會看文章,多是先立私意,自主張己說;只借聖人言語做起頭,便自把己意接說將去。病痛專在這上,不可不戒。」又:「近有一學者來,欲說『皇極』。某令他說看,都不相近,只做一個『大中』字說了,便更無可說處。不知自孔孟以後千數百年間,讀書底1>更不仔細把聖人言語略思量2>看是如何。且人一日間,此心是起多少私意,起多少計較,都不會略略回心轉意去看,把聖賢思量,不知是在天地間做甚麼也!」 〔注解〕 (1) 底:音˙ㄉㄜ,同「的」。「讀書底」即「讀書的」。 (2) 思量:衡量、考慮。
太平歌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流行於北方的說唱。參見「落子」條。清.張燾《津門雜記.卷下.唱落子》:「北方之唱蓮花落者,謂之落子。即如南方之花鼓戲也。……前經當道出示禁止,稍知斂跡,乃邇來復有作者,改名為太平歌詞。」
牛眠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陶侃遭父母喪,家中老牛出走臥於山崗之上,指示埋葬的風水寶地。典出《晉書.卷五十八.周訪傳》。後形容卜葬的吉地。《聊齋志異.卷五.堪輿》:「經月餘,各得牛眠地,此言封侯,彼拜相。」
當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職掌。元.孫仲章《勘頭巾》第二折:「今日升廳,坐起早衙,張千,喚將當該司吏來。」元.孟漢卿《魔合羅》第三折:「張千:『當該司吏,大人呼喚。』」
祝英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祝英台祝英台為這個角色出自於出自民間通俗小說《七世夫妻》。 明清文獻明.徐樹丕《識小錄》有:「梁山伯,祝英台,皆東晉人。梁家會稽,祝家上虞,同學於杭者三年,情好甚密。祝先歸。梁後過上虞尋訪,始知為女子。歸告父母,欲娶之。而祝已許馬氏子矣。梁悵然不樂,誓不復娶。後三年,梁為鄞令,病死,遺言葬清道山下。又明年,祝為父所逼,適馬氏,累欲求死。會過梁葬處,風波大作,舟不能進。祝乃造梁塚,失聲哀痛。塚忽裂,祝投而死焉,塚復自合。馬氏聞其事於朝,太傅謝安請贈為義婦。和帝時,梁復顯靈異助戰伐。有司立廟於鄞縣。廟前桔二株合抱,有花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