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千里寄鵝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千里之外寄鵝毛贈人。比喻禮物雖輕而情意深重。參見「千里送鵝毛」條。宋.蘇軾〈揚州以土物寄少游〉詩:「且同千里寄鵝毛,何用孜孜飫麋鹿。」
物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事物的道理。《周書.卷四.明帝紀》:「天地有窮已,五常有推移,人安得長在,是以生而有死者,物理之必然。」唐.杜甫〈曲江〉詩二首之一:「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
鵝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輕少之物。如:「千里送鵝毛,禮輕情義重。」宋.蘇軾〈揚州以土物寄少游〉詩:「且同千里寄鵝毛,何用孜孜飲麋鹿。」
瓜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泛指瓜與果。《紅樓夢》第六四回:「你們姑娘從來不吃這些涼東西的,拿這些瓜果何用?」《聊齋志異.卷三.胡氏》:「弱女相從,即先生當知其不可。且諺云:『瓜果之生摘者,不適於口。』先生何取焉?」
鱗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龍的鱗和爪。比喻瑣屑、片段或點滴的事物。《唐詩紀事.卷三九.劉禹錫》:「四人探驪龍,子先獲珠,所餘鱗爪,何用邪!」
蔥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茂盛的樣子。常用以形容草木或氣象旺盛。漢.王充《論衡.吉驗》:「與伯阿見,問曰:『卿前過舂陵,何用知其氣佳也?』伯阿對曰:『見其鬱鬱蔥蔥耳。』」唐.李白〈侍從遊宿溫泉宮作〉詩:「日出瞻佳氣,蔥蔥繞聖君。」
置錐之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尊你為諸侯,以成聖人之道。盜跖聽了不但不接受,還勃然大怒地說:「你這分明是在收買我,自己有了大城有何用處?堯舜湯武等古代君王擁有全天下,他們的子孫現在又在何處?柳下惠和孔子並非同時代,而盜跖也無法證實是否真有其人。本篇是寓言性質,莊子籍這篇故事表達自己崇尚自由無為的觀念。文中使用「無置錐之地」來形容堯舜湯武的子孫現在的處境,像連豎立一根錐子這樣小的地方都沒有。後來「立錐之地」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極微小的地方。
白頭到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白頭偕老」之典源,提供參考。 1、「白頭」:樂府古辭〈白頭吟〉二首之一(據《樂府詩集.卷四一.相和歌辭一六》引)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淒淒1>重淒淒,嫁娶亦不啼2>。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竹竿何嫋嫋,魚尾何離簁,男兒欲相知,何用錢刀為!如馬噉萁,川上高士嬉。今日相對樂,延年萬歲期。 〔注解〕 (1) 淒淒:悲傷哀痛的樣子。 (2) 啼:號哭。 2、「偕老」:《詩經.鄭風.女曰雞鳴》女曰:「雞鳴。」士曰:「昧旦。」「子興視夜」。「明星有爛,將翱將翔,弋鳧與鴈」。「弋言加之1>,與子宜2>之。宜言飲酒,與子偕3>老。琴瑟在御4>,莫不靜好5>」。 〔...
受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吃苦。《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七郎不曾受苦,是一路興頭過來的。」《文明小史》第二六回:「看著大家受苦,一人在家裡快活,那樣的人,生他何用?」
憂心如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憂心如焚」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憂心如焚」原作「憂心如惔」,出自《詩經.小雅.節南山》。這是一首在西周末年用以諷刺當時太師尹氏的詩,尹太師位極人臣,深受君王的重用,卻不能替人民謀福祉,貪汙亂政,使國家陷入危難。「憂心如惔,不敢戲談。國既卒斬,何用不監?」是說每個人對於國家目前的情勢都憂心忡忡,對於尹氏的威赫,也不敢戲玩談笑,國家將滅,而位高權重的尹太師怎麼不好好行使自己的職責呢?「惔」是燒灼的意思,詩人使用「憂心如惔」形容人民對國家情勢的焦慮,內心如被火燒灼般。後來「惔」改用成「焚」,也是燒灼、焚燒之意,「憂心如焚」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非常焦急憂慮。出現「憂心如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