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8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內儲程式概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程式執行的概念,其方法是在程式執行時,先將程式儲存在記憶體中,再由中央處理單元執行。好處是只需將程式載入即可,無須改變所需的硬體線路。
|
多邊形內角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邊形內角和(Interior angle of polygon)目錄1 先備知識2 教學步驟2.1 多邊形介紹2.2 切割多邊形2.3 內角和公式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先備知識在了解多邊形的內角關係前,首先應先了解最基礎的三角形,也就是任何三角形的內角和皆為180度,並且應了解何謂三角形,而在多邊形...
|
內在效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在效度的意義指的是研究中獨立變項(independent variables)與依變項(dependent variables)之間的關係,也就是獨立變項的變異性與依變項變異性的關聯程度,其因果關係越高,則內在效度越高,反之則內在效度越低。任何研究設計都必須考量研究的內在效度,如果內在效度不高,則研究結果將毫無意義,因此影響內在效度的因素,必須深入討論。
寇克與堪布(T.D. Cook & D.T. Camp-bell)在一九七九年他們所寫的〔準實驗研究設計與資料分析〕(Quasi-Experi-mentataion: Design & Analysis Issues fo... |
內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控又稱「內在制握信念」(belief in internal control)是饒特爾(J.B. Rotter)根據社會學習理論的觀點所提出。他主張人們對日常生活中所獲得的增強作用有兩種:(1)有些人認為增強作用的產生是由於本身行為的因素,或由於本身所具備某種人格特質、能力所造成;(2)另一種認為增強作用的發生不是自己本身內在的因素,而是基於自己無法控制的外在作用,如機會、命運或其他權威人物等。雖然在使用上經常以內控、外控來描述個人的觀點,但並非絕對性,而是一個連續的尺度;個人可能位於量尺上的某一點,常常偏向一端。
內外控量表先由饒特爾設計,後經多位學者的修訂。其內容大都為... |
內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內心,內在的情慾或情感。《漢書.卷三○.藝文志》:「是以聖王制外樂以禁內情,而為之節文。」《隋書.卷四八.列傳.楊素》:「然特為帝所猜忌,外示殊禮,內情甚薄。」
2.實情,內部真實的情況。如:「這個案子的內情不單純,要仔細調查清楚。」
|
以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包括在某一範圍內而不超出。《二刻拍案驚奇》卷一○:「朱三年紀三十以內,人物儘也濟楚。」
|
內隱記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謂內隱記憶指的是一種對於經驗與訊息的無意識記憶(unconscious memory)。相對於陳述性記憶(或稱外顯記憶),在認知心理學家Squire所提的分類架構中,內隱記憶也被稱為非陳述性記憶(nondeclarative memory),底下還可細分成程序性(procedural),促發(priming),單純古典條件化(simple classical conditioning)以及非連結學習(nonassociative learning)。不論是哪一個子類,它們都共有無意識與非意圖性(nonintentional)的特性。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一名醫生在和失憶症患者握手時,手中藏的細...
|
內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內部接應,引進外力。《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下》:「詔城中契丹兵不滿千人,乞朝廷發輕騎襲之,巒願為內應。」《三國演義》第九回:「董卓餘盜李蒙、王方在城中為賊內應,偷開城門,四路賊軍一齊擁入。」
|
內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潛伏在團體、組織中,從事破壞、分化的敵對分子。也稱為「內姦」。
|
公民教育內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民教育內容是指實施公民教育的課程內容與範圍;因各家看法不盡相同,故是長期爭論的議題。同時各國之間,亦因國家體制和社會發展階段的不同,公民教育內容亦有不同的重點。國際教育成就評量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Evaluation of Education Achievement)於一九六七年起由陶尼等人(J.V. Torney, A.N. Oppenheim & R.F. Farnen)對西德、芬蘭、伊朗、愛爾蘭、以色列、義大利、荷蘭、紐西蘭、瑞典和美國等十個國家公民教育的評鑑,歸納出這十個國家共同的公民教育內容:
1.認知領域:(1)憲政體制...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