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2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出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語本《後漢書.卷八○.文苑傳上.邊韶傳》:「師而可謿,出何典記?」指典故的來源、出處。如:「『守株待兔』這句成語的出典見於《韓非子》的〈五蠹〉篇。」
2.抵押、典當。如:「他已將父親留下的田產全部出典了。」
|
墳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墳五典。泛指古籍。《南史.卷七二.文學傳.丘巨源傳》:「少好學,居貧屋漏,恐溼墳典,乃舒被覆書,書獲全而被大溼。」
|
最佳典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佳典範是已由多數企業確認,是有價值與有效益的應用性作業方式、知識或經驗等,以業界或具有相似作業流程的最佳實務公司,做為參考與比較的對象,藉由持續性的學習,改善商務流程,提高績效,通常與標竿學習(benchmarking)一起作為績效管理的方式之一。依據美國生產力與品質中心(American Productivity and Quality Centre)認為所謂最佳的定義並非絕對,最佳典範必須經過證實能產生較優異的成果,並經過系統化的選擇過程,找出能產生優質績效成果之過程的最佳做法,才能隨之調整應用於企業之中以改變作業方式。為了改善,組織需深度的自我評估,發展改變計畫,以增進營收、效率與作...
O’Dell, C. & Grayson, C. (1997) Identifying and transferring internal best practices, Best Practice White Paper, American Productivity and Quality Centre.Todaro, J. B. (2002) Change for the Right Reason. Community & Junior College Libraries, 11(1), 27-36。
|
盛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隆重的典禮。《隋書.卷一三.音樂志上》:「盛典弗愆,群望咸秩。」《儒林外史》第四一回:「這樣盛典,可惜來遲了,不得躬逢其盛!」
2.篤厚的友情。《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恐懼寘懷,昭谷風之盛典。」
|
典型人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代表性和概括性的人物。這些人物的形象,多具有鮮明的特質和個性,同時又能適度反映特定社會環境的普遍性,揭示社會關係的發展規律和本質。如:「文天祥是殺身成仁的典型人物。」
|
祀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記載祭祀的典籍。《北史.卷一○.周高祖武帝本紀》:「并禁諸淫祀,非祀典所載者,盡除之。」
2.祭祀的典禮。《文選.顏延之.皇太子釋奠會作詩》:「敬躬祀典,告奠聖靈。」
|
典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保管、主管。《明史.卷一一三.后妃傳.序》:「官七十五人,女史十八人,視唐減百四十餘人,凡以服勞宮寢、祇勤典守而已。」
|
古典音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指西元1750~1820年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其特色為注重形式、理性與客觀,建立了交響曲、奏鳴曲及室內樂等的典範,至今仍是音樂會中常見的曲目。一般多以海頓、莫札特、貝多芬等為代表。
|
典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物品抵押向人借金錢。如:「他為了籌措父親的醫藥費,把房子典押了。」也作「典當」。
|
拿破崙法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拿破崙法典》是法國皇帝拿破崙一世於西元1804年在議會通過的一系列法典,包括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刑法、刑事訴訟法。狹義僅指《拿破崙民法典》,共2281條;該法典承認貴族、平民在法律上享有同等的權利,為近代民主政治制度及歐、美各國成文法的基礎之一。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