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03.12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大禮、隆重的禮。如:「國慶大」。
2.大籍。如《永樂大》。
3.國家的大法。《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至於軍國遠圖、刑政大既道,在廊廟則理擅民宗,若乃明練庶務,鑒達治體。」
高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朝廷重要的文書或法令。漢.劉歆《西京雜記》卷三:「廊廟之下,朝廷之中,高文冊,用相如。」也作「高文大冊」。
2.思想高深的大著作。如:「這些高文冊不受重視,實在可惜。」也作「高文大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墳五。引申為可資憑藉的經。《文選.陸機.文賦》:「佇中區以玄覽,頤情志於墳。」唐.張祐〈讀始興公傳〉詩:「亂首光雄算,朝綱在墳。」
隆恩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千載難逢的宏恩厚澤。《隋唐演義》第一六回:「老爺隆恩曠,著眾婢子出來擇配,以了終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國的章制度。《三國演義》第一○七回:「今大將軍曹爽,背棄顧命,敗亂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一、古代掌樂舞的官員。中國古代最早見於文獻的樂官,名字叫作夔。夔受帝舜之命擔任樂,職掌樂律,教導長子。使他們既正直又溫和,寬大而能謹慎,剛強而不苛虐,不殷勤也不傲慢。學習詩歌樂舞,使社會和諧而有秩序。夔的答覆是:「啊!我重重地敲打石磐,又輕輕的敲打石磐,連各種獸類都舞蹈起來了。」二、樂又稱瞽師,瞽是盲者,中國古代多以盲人為樂官,遂成為樂官的代稱。春秋時代(西元前770∼西元前476)衛靈公(西元前534∼西元前493)及晉平公(西元前557∼西元前532)曾聽琴鼓於師曠(生年不詳)及師涓(生年不詳)兩位盲人樂官。
《尚書.堯》、《史記.卷一、卷二十四》。
  「樂」是上古樂官的通稱;上古樂官不僅負有司樂的職責,亦須教導貴族子弟樂語、樂舞、樂德等。古籍所載最早的樂官是舜時代的夔。商、周時代樂官種類極多,散見於古籍的樂官名稱有大師、少師、大樂正、小樂正、大胥、小胥、籥師、籥師丞、亞飯、三飯、四飯等。
理性主義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理性主義派(rationalistic paradigms)理性主義派在學校組織文化研究之中,長期以來都居於主導地位。在本質上,它是以邏輯實證主義(logical-positivist)為基礎,所以透過演繹思維方式來理解學校組織文化現象。依理性主義派之看法,凡是現存的事物都可從環境來推知,而且由於事物的存在在某種範圍之內。因此,現存的事物可用數量來表示。所以,理性主義派...
羅馬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羅馬所行的法律。起於西元前五世紀參考雅法律所訂立的《十二木表法》。其主要精神為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任何人在被證明為有罪之前,均應視為無辜。後查士丁尼為帝,令學者纂為法,計為四部,集其大成。後來的《拿破崙法》及《腓特烈法律》皆以此為範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通行的法。《北史.卷六三.蘇綽傳》:「帝令朝臣釐改舊法,為一代通,律令格式多威所定。」晉.范甯〈春秋穀梁傳序〉:「信不易之宏軌,百王之通也。」
2.書名。唐朝杜佑撰,二百卷。依劉秩.政而增廣之,分食貨、選舉、職官、禮、樂、兵刑、州郡、邊防等八門,上溯黃、虞,下迄天寶,博取五經群史,及漢魏六朝人之文集奏疏中有稗得失者,每事以類相從,於歷代沿革,詳為記載。
索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索引可就其功能與結構二方面加以定義,就功能而言,它是一語彙控制裝置,用來將文獻中的自然語言轉譯成控制的系統語言,如文獻處理語言或資訊語言;就結構而言,它是某一特定知識領域的語意與屬性上相關語彙的控制語彙表。所以,索引是用來標引文獻的結構化語彙表,最初是用在控制後調和索引系統,但亦可作為標題表;它實際上是用來控制同義字及顯示特殊索引語彙在索引語言中與其他語彙的關係,以便在資訊控制中進行查詢時協助使用者定義語彙。
  索引是1950年開始,係為電腦化文獻處理系統之文獻索引與檢索工具而設計。就資訊儲存與檢索而言,索引係蒐集足以表示某一特定知識領域的概念語彙,並將之以特定結構加以...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