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2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恭行天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恭敬的奉行上天的意旨去懲罰。《書經.甘誓》:「天用剿絕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罰。」也作「龔行天罰」。
不假思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謂「戒懼謹獨」,既不必勉強費力,也不用思考探求,一念之間,立刻就能體會箇中真意。初學的人果能勤奮懈地奉行把持,便得以完整保全上天賦與的本性。至於所謂「智仁勇」三德,以及「誠」之一字,只要加上講學力行的功夫,也就不難融會貫通了。「不假思索」就是直接摘自信中的一個成語,用於表示不經過思考探求,立即做出反應。
奉公不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奉行公事,不迎合別人。《東觀漢記.卷一九.李恂傳》:「恂奉公不阿,為憲所奏免。」
基本國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政府施政的主要方針與精神,並為全體國民所應共同奉行與遵守的規定。我國基本國策定於憲法第十三章,包括國防、外交、國民經濟、社會安全、教育文化及邊疆地區等六項重要國策。
常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日奉行的刑法。《書經.費誓》:「竊馬牛、誘臣妾,汝則有常刑。」《三國演義》第五回:「國有常刑,軍有紀律。」
四分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典籍。後秦佛陀耶舍與竺佛念共譯,六十卷,屬印度佛教法藏部的律典。內容記載僧團戒律規範和制戒因緣,主要分成四部分,故稱為「四分律」。唐代律宗所依據的基本律典,唐代以後並成為中國僧團共同奉行的律典。
砥節守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磨礪節操,奉行公事。《明史.卷一九四.梁材傳》:「三掌國計,砥節守公如一日,帝眷亦甚厚。」也作「砥節奉公」。
把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教奉行的齋戒。在回教曆九月裡,每日從黎明至黃昏不進飲食。也稱為「封齋」。
封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教奉行的齋戒,在回教曆的九月裡,每日從黎明至黃昏不進飲食。也稱為「把齋」。
奉公正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奉行公事,嚴格約束自己。《魏書.卷七七.楊機傳》:「機方直之心久而彌厲,奉公正己,為時所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