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3.00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仰臥。《詩經.小雅.北山》:「或息偃在床,或不巳于行。」《文選.謝靈運.遊南亭詩》:「逝將候秋水,息景偃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白色的。如:「素絲」、「素車白馬」。《禮記.雜記上》:「素錦以為屋而行。」《文選.左思.雜詩》:「明月出雲,皦皦流素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鳥獸細柔的毛。宋.蘇軾〈正月一日雪中過淮謁客回作〉詩二首之一:「水落屐齒,風葉亂裘茸。」
井底之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秋水》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歎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北海若曰:「井1>(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2>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3>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4>也。今爾出於涘,觀於大海,乃知爾醜,爾將可與語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不...
出其不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02.《周書.卷二八.賀若敦列傳》:「太祖令敦率軍討之。山路艱險,人跡罕至。敦身先將士,攀木緣,倍道兼行,乘其不意。」 參考詞語︰擊其不意注音︰ㄐ|ˊ ㄑ|ˊ ㄅㄨˋ |ˋ漢語拼音︰jí qí bù yì釋義︰擊,攻擊。「擊其不意」猶「出其不意」。見「出其不意」條。 01.《新五代史.卷七○.十國世家.東漢世家》:「而天子新立,必不能出兵,宜自將以擊其不意。」
巧奪天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出神入化,鬼斧神工反義:粗製濫造辨似: 「巧奪天工」及「鬼斧神工」都有技藝高超的意思。 「巧奪天工」側重於技藝已超過天之所為,多用於形容人工藝品;「鬼斧神工」側重於技藝非人力所能及,多用於形容自然景觀。 巧奪天工 鬼斧神工 辨似例句 ○ ㄨ 這些婦女~的刺繡功夫,正是本地繡品迷人之處。 ㄨ ○ 這塊巨龍大石就這麼蟠繞在壁上,有如天造地設、~。
執迷不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回頭是岸、如夢初醒、懸勒馬、迷途知返、浪子回頭
捕風捉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ǔ yǐng釋義︰猶「捕風捉影」。見「捕風捉影」條。 01.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贛水注》:「有二,號曰大蕭小蕭,言蕭史所遊萃處也。雷次宗云:『此乃繫風捕影之論。』」 02.明.焦竑《焦氏筆乘續集.卷一.讀論語》:「夫門人疑一貫之說,如繫風捕影之難,而曾子斷斷然以忠恕盡之。」 參考詞語︰捕風繫影注音︰ㄅㄨˇ ㄈㄥ ㄒ|ˋ |ㄥˇ漢語拼音︰bǔ fēng xì yǐng釋義︰即「捕風捉影」。見「捕風捉影」條。 01.五代十國南唐.史虛白《釣磯立談》:「於是連兵十許年,國削民乏,渺然視太平之象,更若捕風繫影。」 02.宋.朱熹〈答廖子晦書〉一八首之一八:「蓋性命之理雖微,然就博文約禮實事...
滴水穿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必有成。但也可用來比喻小問題日積月累也會成為大問題。例如在宋.羅大經《鶴林玉露》中記載一個故事:張乖當崇陽令時,因為發現管理府庫的官吏夾帶一文錢出來,於是判處杖刑,但是他不服,張乖就提筆寫下判例:「雖然每天只偷一文錢,但一千天之後就有一千文錢,日積月累就會變成為數可觀的一筆錢,就像用繩子磨擦木頭久了也會斷,水不間斷的滴在石頭上也會有穿透的一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抓住物體往上爬。如:「攀登」、「攀爬」、「攀樹」。《三國志.卷二八.魏書.鄧艾傳》:「將士皆攀木緣,魚貫而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