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回頭是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朱子語類.卷五九.孟子.告子上》或問:「求放心1>」。曰:「知得心放,此心便在這裡,更何用求?適見道人題壁云:『苦海2>無邊,回頭是岸。』說得極好!知言中或問『求放心』,答語舉齊王見牛事。某謂不必如此說,不成不見牛時,此心便求不得!若使某答之,只曰:『知其放而求之,斯不放矣。』『而求之』三字,亦自剩了。」 〔注解〕 (1) 放心:放恣、放散之心。出自《孟子.告子上》所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2) 苦海:佛教用法,比喻生死輪迴的三界。三界指欲界、色界、無色界。
罷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已矣、完了、云爾、而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蟬。《詩經.豳風.七月》:「四月秀葽,五月鳴蜩。」《莊子.逍遙遊》:「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
快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心、適意。《史記.卷八七.李斯傳》:「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文選.曹植.與吳季重書》:「過屠門而大嚼,雖不得肉,貴且快意。」
放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放恣、放散之心。《孟子.告子上》:「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子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子夏曰:「敢問《詩》云:『凱弟君子,民之父母』,何如斯可謂民之父母矣?」,體現了以哲理、政事解詩的思想。子夏至魏國西河(濟水、黃河間)講學,「如田子方、段干木、吳起、禽滑厘之屬,皆受業於子夏之倫」 (《史記•儒林列傳》),還做過崇尚儒學的魏文侯的老師。近人有以為子夏思想中具有「法家精神」,韓非子稱「儒分為八」不及子夏之儒,是因為將之視為法家(見郭沫若《十批判書》)。子夏思想既是早期儒家在三晉的發展,又是由儒入法的...
一步一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言道,回亦言道也;及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者,夫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无器而民滔乎前,而不知所以然而已矣。」 〔注解〕 (1) 顏淵:顏回(西元前521∼前490),字子淵,春秋時魯人,為孔子弟子。天資明睿,貧而好學,於弟子中最賢,孔子稱其「不遷怒,不貳過」。後世稱為「復聖」,列於孔門德行科。 (2) 仲尼:孔子(西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典籍。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為「至聖先師...
背道而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知乎?不行乎?又將背古道而馳者也。何也?古者宰相以危言危行、扶危持顛為心;今則敏行遜言、全身遠害而已矣。古者宰相以接士為務,今則不接賓客而已矣。古者宰相以開閤為名,今則鎖其第門而已矣。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唐.柳宗元〈楊評事文集後序〉。 (2) 開元:唐朝玄宗的年號(西元713∼741)。 (3) 寖:音ㄐ|ㄣˋ,通「浸」,漸漸。 (4) 貞元:唐朝德宗的年號(西元785∼805)。〔參考資料〕 唐.柳宗元〈楊評事文集後序〉(據《柳宗元集.卷二一》引)唐興以來,稱是選而不怍者,梓潼陳拾遺。其後燕文貞以著述之餘,攻比興而莫能極;張曲江以比興之隙,窮著述而不克備。其餘各探一隅,相...
吐故納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道家養生之術,吐出濁氣,吸入清氣,以去疾病。用以比喻揚棄舊有的,吸取新的事物。《莊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此道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舊唐書.卷一九二.隱逸傳.王遠知傳》:「降璽書曰:『先生操履夷簡,德業沖粹,屏棄塵雜,棲志虛玄,吐故納新,食芝餌朮,念眾妙於三清之表,返華髮於百齡之外,道邁前烈,聲高自古。』」
流水行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當行,常止於所不可不止,文理1>自然,姿態橫生2>。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遠。」又曰:「辭達而已矣。」夫言止於達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繫風捕影,能使是物了然於心者,蓋千萬人而不一遇也。而況能使了然於口與手者乎?是之謂辭達。辭至於能達,則文不可勝用矣。 〔注解〕 (1) 文理:文字組織的條理。 (2) 姿態橫生:洋溢流露各種姿容態度。〔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宋史.卷三三八.蘇軾列傳》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