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25.004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紅海策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定義2 紅海策略VS藍海策略2.1 紅海策略2.2 藍海策略3 紅海策略與藍海策略的關係 定義惡性競爭、削價策略的商場廝殺,不分敵我都得承受獲利縮減的後果 紅海策略VS藍海策略 紅海策略一.定義:惡性競爭、削價策略的商場廝殺,不分敵我都得承受獲利縮減的後果。二.策略中心:以競爭為中心─其代表公司為像鴻海等大型企業,透過不斷的上下游整合兼併來降低成本擴大自己版圖。三.策略內容: 1.在現有市場空間競爭2.打敗競爭者3.利用現有需求4.採取價...
棄暗投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解釋2 出處3 例句4 反義 解釋 離開黑暗,投向光明。意指被棄邪惡,投向正義。 出處 三國演義第十四回:「公何不棄暗投明,與我共成大業?」 例句 土豆若不脫離黑社會,早早棄暗投明,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反義 怙惡不悛
道德兩難問題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後發展到能自動遵守規範和表達他所認定的規範(自律期),此時不會盲目迷信權威,行無對錯不僅視其行為後果,且考慮當事人的行為動機。柯柏格承襲皮亞傑的觀點並加以發揚光大,進而提出三時期六階段的道德發展理論,第一期為道德成規前期(preconventional level)約從幼稚園到小學低中年級,又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避罰犯服從導向(避免處罰服從規範),第二階段為相對功利導向(為行為後果得到獎勵而遵守規範);第二期為道德循規期(conventio...
個人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義會造成個人傷害了他們自身。但個人主義者則以現實的角度反駁道:這樣的公共措施往往會造成許多意料之外的後果,而遠非他們當初所設想的情況。 參考文獻 亞當·史密斯 國富論 卡爾·波普爾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Alan Waterman The Psychology of Individualism Lawrence Kohlberg Six Stages of Moral Development
赤地千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赤地千里」的「赤」,是光禿、裸露的意思。地面光禿裸露、寸草不生,通常是受到天災或戰禍所造成的後果。「赤地」一詞,較早見於《韓非子.十過》︰「晉國大旱,赤地三年。」指晉國曾遭到三年旱災,田裡寸草不生。到了後代,更用「千里」來加強形容此種荒涼景象的範圍之廣,例如所引典源《漢書.卷七五.眭兩夏侯京翼李傳.夏侯勝》中,便可見到這樣的用法。漢宣帝即位之初,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下詔為武帝立尊號和廟樂,群臣立即表示贊同,並紛紛提出合適的方案,但是只有長信少府夏侯勝反對。他認為︰「武帝雖然有驅逐四夷、開拓疆土的功績,但是也因為他窮兵黷武,又奢侈浮誇,以致國力耗盡,百姓流離失所,半數人口死亡,到處發生蝗災,寸...
冒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鹵莽、輕率的樣子。[例]這事必須仔細考慮,若是冒然決定,後果不堪設想。
還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幸好。有僥倖或慶幸的意味。如:「還好司機及時煞車,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文明小史》第一六回:「一塊洋錢翻一千字,有一個算一個。譬如翻了一千零三十字,零頭還好抹掉不算。」
交易領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ocial exchange)。此理論假設為事物背後必有其代價,人們會憑著理性,衡量交換的代價與後果,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向。交易領導之領導者透過交易互惠、給予特權或是處罰的方式,使部屬努力達成目標,領導者與組織可以得到成員的服務與貢獻,而成員則可從領導者與組織身上得到他們應有的回報。 交易領導的實施領導者在運用交易領導時,應注意到下列各點:1.酬賞必須對成員有吸引力2.依對組織的貢獻度決定籌賞3.給予成員公平酬賞的機會4.平時多關懷成員5.善用事後酬賞6.實施例外管理7.應妥善處理人情餽贈(註一) 交易領導相關層面...
班級經營準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矯治學生的不良行為。對於班級各種違規行為,教師要能即時處理以防範未然。很多班級的違規行為導致嚴重的後果,通常導因於教師無法即時掌握問題行為的癥結,並給予適當的處置。(八) 獎懲運用──獎善懲惡、增強效果獎懲運用在班級經營方面的效果,迭經相關的研究證明。教師在班級經營中可以運用各種行為改變技術,作為調整偏差行為的因應措施。在此方面,教師必須明確地界定哪些行為是獎賞的標準,哪些行為是懲罰的依據,如此學生的行為才有依循的標準。教師可以隨時提醒學生的良好行為,並且指出違規的行為作為警惕。獎善懲惡以收增強效果,最佳的策略為「揚善...
白蓮教之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起因2 白蓮教3 過程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起因從十七世紀末到乾隆退位,中國境內經歷了一個世紀的太平歲月,人口由一億五千萬增加到三億,成長了兩倍。在一個沒有工業化的社會,這種快速增加的人口,自然帶來各種嚴重的後果。此外在乾隆後期,吏治也逐漸敗壞。下層官員競相「饋贈」上級官員,以結成網路,求得庇護。而為了巴結上司,就只好巧立名目,向人民爭取更多的稅收。官員貪腐之風的惡化與乾隆寵信和珅有很大的關係。和珅原是一個儀表俊偉的侍衛,被皇帝看重後,寵信有加,很快就官拜大學士,掌握朝政二十年。乾隆死後,嘉慶查抄他的家產,價值...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