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明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清晰、清楚。《三國演義》第一○二回:「吾今先將造木牛流馬之法,尺寸方員,長短闊狹,開寫明白,汝等視之。」《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姚乙把言語支吾,不說明白。」
2.了解、知道。《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你聽著一面之詞,離異了我。我生前無分辨處,做鬼也要明白此事!」《文明小史》第六○回:「可憐軍機處各大臣,都是耳聾目花的了,要想看看新書,明白點時事,也來不及了。」
3.清醒。《儒林外史》第一七回:「太公淹淹在床,一日昏聵的狠,一日又覺得明白些。」《彭公案》第二一回:「他這個薰香,加添藥味,其味甚香,須要冷水解藥,等六個時辰方能明白,他那解藥乃是獨門。」
4.聰明、明理。《紅樓夢》第六二回:「平兒是個明白人,我前兒也告訴了他。」《醒世姻緣傳》第四三回:「晁鳳,你是個明白的人!別說我不肯養漢,我處心待與咱晁家爭口氣。」
5.確實、確定。《史記.卷一一八.淮南衡山列傳.淮南厲王》:「淮南王安甚大逆無道,謀反明白,當伏誅。」《元史.卷一○二.刑法志一》:「諸職官但犯贓私,有罪狀明白者,停職聽斷。」
6.清白、清廉。《後漢書.卷八四.列女傳.序》:「若夫賢妃助國君之政,哲婦隆家人之道,高士弘清淳之風,貞女亮明白之節,則其徽美未殊也。」《北史.卷四三.列傳.郭祚》:「人生有運,非可避也。但當明白當官,何所顧畏。」
7.公然、顯然。《金史.卷八五.世宗諸子列傳.永功》:「璹奉朝請四十年,日以講誦吟詠為事,時時潛與士大夫唱酬,然不敢明白往來。」
進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奮發向上,求取進步。如:「樂觀進取」。《孟子.盡心下》:「狂簡進取,不忘其初。」
負嵎頑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恃險要的地勢,做頑強的抵抗。比喻憑藉某種條件,而頑強抵抗。語本《孟子.盡心下》:「有眾逐虎,虎負嵎,莫之敢攖。」如:「困守在屋子裡的槍擊要犯,雖負嵎頑抗,仍難逃被捕的命運。」
親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親承教誨。《孟子.盡心下》:「非聖人而若是乎,而況於親炙之者乎?」
消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音信。《水滸傳》第一○回:「街上尋了三五日,不見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四:「庵主過了幾日,不見靜觀消耗,放心不下,叫人到楊媽媽家問問。」
頓開茅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茅塞頓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茅塞」是指山徑少人走,叢生的茅草塞住了山徑,語出《孟子.盡心下》。在這章中,孟子認為一個人如果為學不能專心有恆,那就會像山間的小路一樣,常常走動,就會變成一條大路。但如果隔一些時間沒有人走,茅草就會阻塞山路。意思是說,聖人之道,要學而時習,不可捨而不修,否則就像茅草塞路一樣。勉勵高子要恆心向學,德業才可精進。「茅塞子之心」是指高子的心已經被茅草塞住了,後來「茅塞」一語就用來比喻「閉塞的心思」,也可以指的是疑惑。「頓開」的意思就是「豁然了悟」的意思。往往是因為受了指點,突然間想通了。所以「茅塞頓開」一語就可以用來比喻閉塞的心思,頓時豁然了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乾糧。《孟子.盡心下》:「舜之飯糗茹草也,若將終身焉。」唐.柳宗元〈零陵三亭記〉:「雞豚糗醑,得及宗族。」
大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對權貴或官吏的稱呼。《孟子.盡心下》:「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
低聲下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低心下氣注音︰ㄉ| ㄒ|ㄣ ㄒ|ㄚˋ ㄑ|ˋ漢語拼音︰dī xīn xià qì釋義︰猶「低聲下氣」。見「低聲下氣」條。 01.清.戴璐《藤陰雜記.卷二.韓春湖》:「笑當年指望京官好,到如今低心下氣空愁惱。」
活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動搖、不穩固。《紅樓夢》第六回:「聽此一話,心下便有些活動起來。」《兒女英雄傳》第一六回:「他道:『不中了!右邊兒的槽牙活動了一個了!』」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