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589.1865 ms
共 15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擲果潘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代潘岳姿儀俊美,每出門時,洛陽婦女爭著把果子擲到他的車上,皆滿車而歸。參見「潘郎車滿」條。後用以形容貌美俊俏,受女性愛慕的男子。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看你個離魂倩女,怎發付擲果潘安?」元.陳克明〈粉蝶兒.畫閣蕭疏套.上小樓〉曲:「那裡也畫眉張敞?擲果潘安?傅粉平叔?」
|
惡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好的結果,壞的下場。如:「一切惡果,自行負責。」
|
果而勿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果而勿強意思是說成功克敵之後,應知戰爭是不得已的手段,當勝而不驕,適可而止。語見老子[道德經]第三十章:「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這裡「果」是克敵致勝的意思。善於運用戰術的人就是能克敵致勝的人。克敵致勝不在逞強鬥狠,而在以武止戈不戰而勝。所以老子警戒嘗到勝利果實的人,千萬不可以驕矜,不可以炫耀,克敵致勝實在出於不得已,切不可以逞強肆暴。否則窮兵黷武,一定會自貽伊戚。
老子學說首在教人守柔處下,莫倚強爭勝,就是因為老子深知戰爭的殘酷,為禍慘烈。所以老子基本上是反戰的,他說:「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只要是軍... |
果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除了果皮、種子外,水果可食的部分。
|
因果關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件或現象形成必有的前後關連。先發生的因導致後形成的果。兩者的關連密切而恆定,相同的因必會導致相同的果。
|
漿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肉質果。由合生心皮子房發育而成,外果皮薄,中果皮與內果皮肉質多漿,常含多粒種子。如葡萄、番茄、荔枝等。
|
效果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Law of Effect桑代克認為「愉快的學習(報酬)會加強刺激與反應間的聯結,而不愉快的(懲罰)將減弱這種聯結。」在學習的理論中,桑氏的效果律是最受重視的學習定律。他認為:在條件相等的情形下,其中符合個人意願的一種刺激,即刻會引起適度的反應。當這種反應使人感到滿足時,刺激與反應間聯結便更牢固。反之,若刺激不合意願,其反應便是不愉快,則刺激與反應間聯結將減弱。桑代克從迷籠實驗中,觀察到貓所以學會開門是因為貓打開門後即可吃到食物,也就是獲得滿意的效果
|
果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果加糖和果膠製成的食品。通常用於夾麵包、餅乾、蛋糕等。也稱為「果子醬」。
|
果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洋菜、糖、果汁等加水熬煮後,製成冷凍品。
|
後果的立即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前言2 立即回饋3 關鍵字4 參考書目 前言行為取向的學習理論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即,在行為之後立即出現的後果,對行為的影響,遠超過延宕的後果。例如史肯納箱內的老鼠,如果我們在牠壓桿之後,等了好幾分鐘才給牠食物丸,則老鼠要很久才能學會壓桿和食物間的關聯,這是因為在食物出現之前,老鼠可能正在做別的事情而非壓桿。一般而言,立即出現的小增強物,其效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