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610.5359 ms
共 14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參與觀察研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與觀察研究是觀察研究法之一種,其主要特徵為觀察者成為被觀察團體中的一員,參與活動或生活,一方面扮演參與者的角色,另一方面扮演觀察者的角色。因此,觀察者不被視為局外人,可以維持觀察時的自然情境,而且被觀察者較不會防衛自己,其所表現出來的行為也就較具真實性。例如,人類學家為了研究不同種族的生活方式,會暫時放棄個人原來的生活方式,而去學習其他民族的語言和生活習慣,以便能和他們住在一起,蒐集一些局外觀察者無法獲得的直接資料。
參與觀察研究的優點,主要在於較易獲得真實的直接資料以及可以減少被觀察者的反作用效果,所得研究結果有較大的應用性。不過,參與觀察研究也有其限制,其中最主要的是觀... |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本所簡介2 課程理念3 教育目標4 課程結構 本所課程結構由五大類學習內容構成:課程與教學基礎課程、學理基礎課程、研究方法論、課程研究領域課程、教學研究領域課程。5 課程願景 專業、精進、實踐、創新 本所簡介 ntue curi本所成立於民國85年8月,86學年度開始招收碩士班學生,為國內首創課程與教學研究...
|
究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探求道理。如:「要探索事情的真相,就必需尋根究理,仔細推敲。」《三國志.卷三.魏書.明帝紀》:「或辭未出而獄以報斷,非所以究理盡情也。」《舊唐書.卷四三.職官志二》:「其二十二曰推步盈虛,究理精密,為曆官之最。」
2.真正的道理或原委。如:「凡事說清楚,別讓不明究理的人有所誤會。」
|
教育研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頁面分類的主條目是教育研究。
|
探究導向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探究導向學習係指學生要學習像專業科學家一樣,用科學方法去探究問題。而探究式教學就是讓學生一方面練習科學技能,同時要讓學生運用這些科學技能去探究問題,以發現新的概念。
根據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所領導的生物科學課程研究(BSCS)認為探究式學習應能讓學生體會下列各項概念: 1.科學的知識都是由客觀數據資料的解釋而來,並非憑空臆測所得。 2.科學的概念與假說都可能改變,數據資料之解釋也都可能隨時改變。 3.任何一個學說及觀念都會變化,知識的體系也可能發生改變。 4.科學知識的變化因客觀具體資料或證據而變化,並非隨意改變的。 |
社會性學習的研究與應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會性學習(social learning)的論點始於觀察學習(observational learning),繼而發展為社會認知理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前者認為人類能經由觀察行為模範者(model)的行動,藉著行動的後果得到增強作用,進而模仿學習複雜的行為;但單純的觀察並不足以構成學習。觀察性學習理論的缺點是在實驗的情境下所得的結果,且排除了在大部分情境運行的社會性變因(social variables),不足以解釋在自然情況下的初學者反應的習得。因為學習者不單是模仿,而是從許多模仿對象的活動中抽象摘要出行為的要旨,而所觀察行為的心得不一定會立即表現出來,...
|
法國中小學師資素質管理制度之研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國中小學師資素質管理制度之研究 一、IUFM獨立時期的師資素質管理機制:1991年到2003年法國自1991年起,將中、小學師資統一由IUFM培養,強調職前師資培育品質的計畫經營,以及倚賴國家考試的嚴格管制,在職教育則最少受到關注。以下分為六部分敘述之:1.師資培育理念;2.課程規劃;3.教師資格取得與甄選;4.教師任用制度、工作待遇及工作條件;5.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與升遷;6.不適任教師的處理方式。1. 師資培育理念法國新制IUFM的設立,源於1988年社會黨上台執政時期,教育部長Lionel Jospin主持起草「...
|
行為主義研究途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為主義研究途徑」是指以行為主義作為研究之主要觀點及理論基礎;這類研究主要在於探究環境操作與人類或動物行為改變間之關係,多在實驗室或嚴格控制的情境中進行。
行為主義最早是由華生(J.B. Watson)在二十世紀初期所提出,是對當時流行的心理結構主義的一種反動。華生的行為理論,主要是以俄國生理學家巴夫洛夫(I.P. Pavlov)刺激--反應古典制約理論作為行為的分析基礎,強調行為研究的重點在於刺激與反應之間的簡單關係,不必探討刺激與反應之間的中間變項。 行為主義的主張雖然受到心理學界嚴厲的批評,但是在葛斯瑞(R. Guthrie)、托爾曼(C.C. Tolm... |
霍桑研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霍桑研究以在美國芝加哥的西方電器公司霍桑廠(the Hawthorne Plant of the Western Electric Company)進行的實驗研究而得名。該項實驗係由梅由(E. Mayo)、狄克遜(W.J. Dickson)等人負責進行。其主要目的,乃試圖借由電話交換器裝配實驗,發現物質環境與工作績效的關係。結果卻發現:組織成員的心理與社會因素反而是構成工作績效提升的重要關鍵。這項研究引發行政學者及行政管理人員,對成員心理及其社會關係的關注與研究。
參與該項實驗研究的是六位女工,實驗者操縱燈光的照明度、賦予工作與休息時間的久暫及配置、有無分紅制度,以及點心供應...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