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無稽之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根據,無從考查的話。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三.灤陽消夏錄一》:「陰蓄一貌類己者,以備代死,後在阜城尤家店,竟用是私去。余謂此無稽之談也。」《掃迷帚》第二三回:「愚民聽信無稽之談,以致自耳其禍,可為浩嘆。」也作「無稽之言」。
志同道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志同道合」原作「道同志合」。《論衡》是漢代王充所作,〈逢遇〉篇主旨在說想要在政治上一帆風順,要有好時機,遇到一個提拔自己的人,才高行潔,不保證能夠當官。王充列舉虞舜、許由二人,都是唐堯時的聖人,但虞舜繼承帝統,許由卻入山林;太公、伯夷二人,都是周朝時的賢人,但太公受封,而伯夷卻餓死首陽山下。雖然都是聖者賢人,彼此理想、志趣一致,但是同中有異,合中有離,人的境遇不同,結果也就迥異,終究都是取決於出生能否逢時,所遇能否得人。後來「志同道合」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彼此的志趣和理想一致。出現「志同道合」的書證如宋.陳亮《陳亮集.卷一九.書.與呂伯恭正字四首其二》:「天下事常出於人意料之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害怕、畏懼。如:「驚恐」、「惶恐」、「爭先恐後」、「有恃無恐」。《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魏王恐,使人止晉鄙,留軍壁鄴。」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驢〉:「驢一鳴,虎大駭遠,以為且噬己也,甚恐。」
聽天由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孔臧〈鴞賦〉(據《藝文類聚.卷九二.鳥部下.服鳥》引)季夏庚子,思靜居,爰有飛鴞,集我屋隅。異物之來,吉凶之符,觀之歡然,覽考經書。在德為祥,弃常為妖,尋氣而應,天道不踰。昔在賈生,有識之士,忌茲服鳥,卒用喪己。咨我令考,信道執真,變怪生家,謂之天神。禍福無門1>,唯人所求,聽天任命,慎厥所脩2>。栖遲養志,老氏之疇,時去不索,時來不逆,庶幾中庸!仁義之宅,何思何慮?自令勒劇。 〔注解〕 (1) 禍福無門:禍福的來源本非命中注定,沒有常規。 (2) 慎厥所脩:謹慎其所研習。「脩」通「修」。
眾望所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朝高僧帛遠,字法祖,河內人,博學多聞,通梵晉語,於方等經深有研究。他在長安建造佛寺,從事講習,聽眾常達千人。河間王司馬顒對之崇敬有加,帛遠因而聲聞關隴。後來關中大亂,帛遠潛隴右,以保雅操。當時張輔為秦州剌史,鎮守隴上。張輔覺得帛遠的名德顯著,「眾望所歸」,就屢次勸帛遠還俗來當自己的幕僚,但帛遠拒不接受,於是結怨。後因他人的讒言,帛遠被張輔所殺。「眾望所歸」這句成語,用來指深得眾人擁護、愛戴。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袁枚〈答某學士書〉:「宋則不然。大半賢人君子,皆先入釋教中,明心見性,深造有得,然後變貌改形,而之儒,且以入虎穴得虎子自矜,而不知久居虎穴中,已作牛哀之化而不自知。」
手舞足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足蹈手舞注音︰ㄗㄨˊ ㄉㄠˋ ㄕㄡˇ ㄨˇ漢語拼音︰zú dào shǒu wǔ釋義︰猶「手舞足蹈」。見「手舞足蹈」條。 01.《孟子.離婁上》:「樂之實,樂斯二者,樂則生矣;生則惡可已也?惡可已,則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02.《聊齋志異.卷一二.苗生》:「聞者欠伸屢作,欲睡欲;而誦者足蹈手舞,茫不自覺。」
探囊取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反掌折枝,手到擒來,易如反掌,唾手可得,輕而易舉,甕中捉鱉反義:千辛萬苦,挾山超海,海底撈針,移山填海辨似: 「探囊取物」及「甕中捉鱉」都有輕而易舉的意思。 「探囊取物」側重於事情容易辦到;「甕中捉鱉」側重於無所逃而容易取得。 探囊取物 甕中捉鱉 辨似例句 ○ ㄨ 憑他的實力,若想在比賽中得名,應該是~的事。 ㄨ ○ 歹徒慌忙間逃入死巷裡,恰好讓警方來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逃、流亡。《春秋.莊公元年》:「夫人孫于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屋後的牆。《淮南子.齊俗》:「顏闔、魯君欲相之而不肯,使人以幣先焉,鑿培而之。」漢.高誘.注:「培,屋後牆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