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玉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件玉辟昂首挺立、氣宇非凡,是漢代帶翼神獸的代表作。四足猛獸同時還長有翅膀的形象,最初可能來自於西亞地區,「如虎添翼」代表了不可限量的神性與能力,漢代繼承此傳統,選擇帶翼瑞獸作為其時天上仙界的象徵之一。 漢代藝術目標是表現動感與張力,此件辟雖呈靜止站立狀態,卻也充滿作勢前躍的動態感。四肢佔比較大,利用圓弧凸面表現腿部肌肉,而整體微直角三角形的構圖,配合身軀強而有利的曲線與弧面,由威猛的口鼻咆哮而出,營造出辟睥睨群雄的威勢。 本件玉辟流傳至清代時,乾隆皇帝相當喜愛,特地為其製作底座,並賦詩篆刻在胸口和座底之下。玉質本為青白色,在好古的風氣下,前人將頭、頸、胸等處染色成褐紅色,更顯得古意盎然。
向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改歸正」。見「改歸正」條。01.《北堂書鈔.卷五三.設官部.諸卿揔》引應劭《漢官》:「卿,彰也,明也。言當背向正,彰有道德。」(源)邪就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奸佞之臣。漢.陸賈《新語.輔政》:「臣好為詐偽,自媚飾非,而不能為公方。」《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上》:「天戒若曰,臣往來,為姦讒於漢,絕亡之道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散播謠言,中傷他人。《紅樓夢》第七回:「實對你說,你女婿前兒因多吃了兩杯酒,和人分爭起來,不知怎的被人放了一把火,說他來歷不明,告到衙門裡,要遞解他還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詐偽。《後漢書.卷七.孝桓帝紀》:「杜絕偽請託之原,令廉白守道者得信其操。」
臺刻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秦始皇二十八年南巡,登琅山,築琅臺,立石刻於其上,目的在頌秦德,明得意。此刻石文字傳為李斯所書小篆。後胡亥繼立,二世元年東行郡縣,於原石之旁加刻詔書,世稱二世詔文。今原石已毀,惟二世詔文,殘存十三行八十七字,字跡多剝蝕難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不正當的行為或方法。唐.王建〈寄崔列中丞〉詩:「貪泉誓不飲,路誓不奔。」
先天惡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據希臘哲學家柏拉圖(Plato, 427~347 B.C.)的觀念論,觀念是思想的、精神的、永恆的,觀念更是完美無缺的,任何觀念只要與具體物質相結合,就會失去其完美性。柏拉圖又以觀念界與物質界相對比,認為物質界中的任何存有都不是完美的;凡是在一定時空中存在的事物,都是在變化中、消萎中,終久會消失,因而沒有永恆的事物。不僅如此,凡是由物質而形成的事物,也都不會是完美的,因為事物只能說是觀念的一個複本,故而物質便是一切不完美與惡的來源。由是而論,個別存在的人也是不完美而且是惡的。依據基督教教義的說法,人類的祖先亞當與夏娃,由於冒犯了神的戒律,受了撒旦的誘惑而食用了禁果,違背了神的意旨,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正的行徑。《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上》:「徑敗良田,讒口亂善人。」《文選.張衡.東京賦》:「迴行道乎伊闕,徑捷乎轘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正的計謀。《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下》:「故冬華者,象臣謀有端而不成,至於實,則成矣。」也作「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