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2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臥薪嘗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四一.越王句踐世家》吳1>既赦越2>,越王句踐3>反4>國,乃苦身焦思,置膽5>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6>膽也。曰:「女忘會稽之恥?」身自耕作,夫人自織,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節下賢人,厚遇賓客,振貧弔死,與百姓同其勞。 〔注解〕 (1) 吳:周代諸侯國。周太王之子泰伯居吳,武王克殷,封其後為諸侯。從秦伯十九世而至壽夢,吳始益大,僭號稱王。故地在今江蘇省無錫縣。及春秋末傳到夫差,為越王句踐所滅。 (2) 越:周代諸侯國,姒姓。建都於會稽。曾占有今江蘇、浙江及山東的一部分,後為楚所滅。 (3) 句踐:春秋時越王,生卒年不詳。為吳王夫差所敗,困於會稽,屈膝求和。歸國後,任用文...
焚膏繼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每天仍是手不釋卷,大大小小的知識一絲一毫也不放過,連夜晚都點燈接著白天來讀書。結果呢?只因抨擊異教說,排斥佛、老思想,便遭當權者排擠,不被重用,以致生活困苦不堪。您自己有這樣的遭遇,居然還要我們專心做學問!」韓愈藉老師與學生之口,一方面譏諷為政者不能善用人才,一方面也抒發了自己懷才不遇的失落。「焚膏繼晷」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夜以繼日地勤讀不怠,後亦用來形容不眠不休地工作或活動。
杞人憂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列子.天瑞》杞國1>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2>所寄,廢寢食者。又有憂彼3>之所憂者,因往曉4>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5>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6>,奈何7>憂崩墜乎?」其人曰:「天果8>積氣,日月星宿9>不當墜?」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10>墜亦不能有所中11>傷。」其人曰:「奈地壞何?」曉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12>,亡處亡塊,若躇步跐蹈13>,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其人舍然14>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 〔注解〕 (1) 杞國:春秋時周朝所分封的諸侯國。姒姓。故城在今河南省杞縣。杞,音ㄑ|ˇ。 (2) 亡:音ㄨˊ,通「無」。以下「亡」字...
曲突徙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曲突徙薪」。見「曲突徙薪」條。 01.《宋書.卷七九.文五王列傳.桂陽王休範》:「桂蠹必除,人必翦,枉突徙薪,何勞多力?」
沉魚落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齊物論》齧缺問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曰:「吾惡乎知之!」「子知子之所不知?」曰:「吾惡乎知之!」「然則物无知?」曰:「吾惡乎知之!」雖然,嘗試言之。庸詎知吾所謂知之非不知?庸詎知吾所謂不知之非知?且吾嘗試問乎女:民溼寢則腰疾偏死,鰌然乎哉﹖木處則惴慄恂懼,猿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處?民食芻豢,麋鹿食薦,蝍蛆甘帶,鴟鴉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猿猵狙1>以為雌,麋2>與鹿交,鰌3>與魚游。毛嬙、麗姬4>,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5>。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6>哉?自我觀之,仁義之端,是非之塗,樊然殽亂,吾惡能知其辯! 〔注解〕 (1) 猵狙:音ㄆ|ㄢˋ ㄐ...
結草銜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西遊記》第三七回:「今來志心拜懇,千乞到我國中,拿住妖魔,辨明正,朕當結草銜環,報酬師恩也!」
投鼠忌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晉書.卷五○.秦秀傳》:「謀甫素疾佞,而發因醉飽,投鼠忌器,豈易由言。」
色厲內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漢書.卷八四.翟方進傳》:「勳吏二千石,幸得奉使,不遵禮儀,輕謾宰相,賤易上卿,而又詘節失度,諂無常,色厲內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事物的根本、特性。如:「特質」、「流質」。《論語.衛靈公》:「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史記.卷二四.樂書》:「中正無,禮之質也。」
指鹿為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陸賈《新語.辨惑》秦二世1>之時,趙高2>駕鹿而從行。王曰:「丞相3>何為駕鹿?」高曰:「馬也。」王曰:「丞相誤,以鹿為馬也。」高曰:「乃馬也。陛下以臣之言為不然,願問群臣。」於是乃問群臣,群臣半言馬,半言鹿。當此之時,秦王不能自信其直目,而從臣之言。鹿與馬之異形,乃眾人之所知也,然不能別其是非,況於闇昧4>之事乎?《易》曰:「二人同心,其義斷金。」群黨合意,以傾一君,孰不移哉! 〔注解〕 (1) 秦二世:秦始皇的次子胡亥,生卒年不詳。始皇帝崩,宦者趙高矯詔殺長子扶蘇,立次子胡亥為帝,稱為「二世」。在位三年,後為趙高所殺。 (2) 趙高:?∼西元前207,秦時宦官。始皇崩於沙丘,...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