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7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花最外圍的無性花器,常呈綠色,有時與花瓣顏色相同或相近,具有保護花芽的作用。《玉篇.艸部》:「萼,花萼也。」南朝宋.謝靈運〈酬從弟惠連詩〉:「山桃發紅萼,野蕨漸紫苞。」《晉書.卷五一.列傳.皇甫謐》:「春華發萼,夏繁其實。」
|
象牙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是法國批評家聖博甫對詩人威尼的評語。後比喻脫離現實的理想生活。也稱為「藝術之宮」。
|
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確實、真實。如:「正確」、「千真萬確」。《宋史.卷三四四.李常傳》:「法無新民,便民者良;論無彼己,可久者確。」《老殘遊記二編》第五回:「途中聽人傳說有這一件事,不知道確不確,請他派人密查一查。」
1.實在。如:「確有高見」。
|
鐵公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歇後語)一毛不拔。用來戲稱小氣吝嗇之人。如:「拿了一大筆獎金也不請客,真是個名符其實的『鐵公雞』!」清.袁枚《子不語.卷二三.鐵公雞》:「濟南富翁某,性慳吝,綽號『鐵公雞』,一毛不拔也。」
|
通權達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墨守常規,而根據實際情況,作適當的處置。也作「達權知變」。
|
名不虛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聲與實際相符。《三國演義》第四五回:「兵精糧足,名不虛傳。」《紅樓夢》第二八回:「寶玉聽說,不覺欣然,跌足笑道:『有幸,有幸,果然名不虛傳!』」也作「名不虛立」、「名不虛行」、「名不虛謂」。
|
名正言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子路問孔子:「如果您去主政,要先從哪裡下手?」因為衛國正處於一個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名實錯亂的局面,孔子根本無意輔佐出公,所以說:「如果非做不可的話,就從正名入手吧。」並且說出「名不正,則言不順」,意思是說:名分不正,所說的話就不合道理。而孔子所講的此一席話見於《論語.子路》。後來「名正言順」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所做的事正當而合理,不容置疑。
|
堅壁清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漢書.卷七○.鄭孔荀列傳.荀彧》二年,陶謙死,操欲遂取徐州,還定呂布。彧諫曰:「昔高祖保關中,光武據河內,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進可以勝敵,退足以堅守,故雖有困敗,而終濟大業。將軍本以兗州首事,故能平定山東,此實天下之要地,而將軍之關河也。若不先定之,根本將何寄乎?宜急分討陳宮,使虜不得西顧,乘其閒而收熟麥,約食蓄穀,以資一舉,則呂布不足破也。今舍之而東,未見其便。多留兵則力不勝敵,少留兵則後不足固。布乘虛寇暴,震動人心,縱數城或全,其餘非復己有,則將軍尚安歸乎?且前討徐州,威罰實行,其子弟念父兄之恥,必人自為守。就能破之,尚不可保。彼若懼而相結,共為表裡,堅壁1>清野2>,以待將軍,將...
|
理想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般通俗用法指人類的生活中,在欲望和快樂之外,於精神上更立崇高的目的,努力求其實現,以達人生真正意義的理論。
|
過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超越適當的限度或分寸。[例]他常為一點小事就破口大罵部屬,實在太過分了。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