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5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指鹿道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指鹿為馬」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陸賈《新語.辨惑》秦二世1>之時,趙高2>駕鹿而從行。王曰:「丞相3>何為駕鹿?」高曰:「馬也。」王曰:「丞相誤,以鹿為馬也。」高曰:「乃馬也。陛下以臣之言為不然,願問群臣。」於是乃問群臣,群臣半言馬半言鹿。當此之時,秦王不能自信其直目,而從臣之言。鹿與馬之異形,乃眾人之所知也,然不能別其是非,況於闇昧4>之事乎?《易》曰:「二人同心,其義斷金。」群黨合意,以傾一君,孰不移哉! 〔注解〕 (1) 秦二世:秦始皇的次子胡亥,生卒年不詳。始皇帝崩,宦者趙高矯詔殺長子扶蘇,立次子胡亥為帝,稱為「二世」。在位三年,後為趙高所殺。 (2) 趙高:?...
弊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腐敗不清明的政治。《漢書.卷五八.公孫弘卜式兒寬傳.公孫弘》:「夫使吏行弊政,用倦令治薄民,民不可得而化,此治之所以異也。」《中國歷代戲曲選.鬧銅臺.第一折》:「忽聽的監倉官弊政,弓兵排列勢猙獰。」
逆子賊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三.降魔變文》:「唯有逆子賊臣,欲謀王之國政,懷抱佞,不謹風謠。」也作「逆臣賊子」。
辨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天剛亮,能辨別物色的時候。《禮記.玉藻》:「朝,辨色始入。君日出而視之,退適路寢,聽政。」唐.權德輿〈奉和李相公早朝於中書候傳點偶書所懷奉呈門下相公中書相公〉詩:「辨色趨中禁,分班列上臺。」唐.元稹《鶯鶯傳》:「張生辨色而興,自疑曰:『豈其夢?』」
論列是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議論其事並列舉之,以定其是非得失。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今以虧形為掃除之隸,在闒葺之中,乃欲仰首伸眉,論列是非,不亦輕朝廷、羞當世之士?」
百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漢朝一種風俗。以為五月五日用五色彩絲繩裝飾門戶,可以避;後來便戴在小兒的頭頸或繫在臂上,以避不祥。見明.王三聘《古今事物考.卷一.百索》。也稱為「避兵繒」、「長命縷」。
拂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部屬對長官的逢迎動作。語出《宋史.卷二八一.寇準傳》:「初,丁謂出準門至參政,事準甚謹。嘗會食中書,羹汙準鬚,謂起,徐拂之。準笑曰:『參政國之大臣,乃為官長拂鬚?』謂甚愧之。」
巴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證據、根據。宋.陳師道《後山詩話》:「蘇長公戲之曰:『有甚意頭求富貴,沒些巴鼻使姦。』有甚意頭,沒些巴鼻皆俗語也。」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卷二五.委巷叢談》:「言人作事無據者曰沒雕當,又曰沒巴鼻。」也作「把柄」。
篣婦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篣,鞭笞、擊打。以竹杖打岳父。本為東漢時,名臣第五倫被誣陷杖打岳父的故事。後比喻誣陷。語出《後漢書.卷四一.第五鍾離宋寒列傳.第五倫》:「聞卿為吏篣婦公,不過從兄飯,寧有之?」
偏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險惡。《荀子.性惡》:「古者聖王以人之性惡,以為偏險而不正,悖亂而不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