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91.73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與。通「與」。如:「干預」。《三國演義》第二回:「封皇子協為陳留王,董重為驃騎將軍,張讓等共預朝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姓。如三國時魏國有脂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抽回、退回。如:「撤退」。《三國志.卷五四.吳書.呂蒙傳》:「羽聞之,必撤備兵。」《西遊記》第三四回:「孫大聖撤身走過,得了寶貝。」
大器晚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三國志.卷一二.魏書.崔毛徐何刑鮑司馬傳.崔琰》:「琰從弟林,少無名望雖姻族猶多輕之,而琰常曰:『此所謂大器晚成者也,終必遠至。』」
咀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咬字吐音。三國魏.曹植〈正會〉詩:「笙磬既設,箏瑟俱張。悲歌厲聲,咀嚼清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審察、視察。三國蜀.諸葛亮〈正議〉:「魏不審鑑,今次之矣。」唐.王勃〈為人與蜀域父老書〉:「鑑物於肇不於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懲罰。如:「治罪」、「懲治」。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
7.經營。如:「治產」。《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
太平、安定。與「亂」相對。《戰國策.秦策ㄧ》:「以亂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順者亡。」《三國演義》第一回:「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自然界陰晴、冷暖的現象。如:「天氣」、「秋高氣爽」。三國魏.曹植〈泰山梁甫行〉:「八方各異氣,千里殊風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兼併、消滅。如:「侵吞」、「獨吞」。漢.桓寬《鹽鐵論.輕重》:「其後彊吞弱大兼小,并為六國。」《三國演義》第三三回:「袁紹存日,常有吞遼東之心。」
屈指可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彎曲手指可計數,形容數量很少。語本《三國志.卷一七.魏書.張樂于張徐傳.張郃》。 △「寥若晨星」、「寥寥無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