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191 ms
共 5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無條件正向關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度的自我覺察能力,隨時敏銳了解當前感受,以便調整。二、 澄清要理解我們所接納的、尊重的是當事人本身,並非是他的不適應或甚至是反社會思想或行為。(註二)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無條件正向關懷英文關鍵字: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 參考文獻 註一:Gerald Corey(2009).諮商與心理治療 理論與實務(八版)(修慧蘭、鄭玄藏、余振民、王淳弘、楊旻鑫、彭瑞祥譯)。台北:雙葉書廊。 p.207-208註二:孫敏華 著。諮商心理學 理論與實務運用在軍事情境中。台北:黎明文化。P.111-112
|
鑲嵌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宣的潛規則,法律規範等都會影響我們的經濟決策跟行為,對經濟結構與國家經濟的生存型態產生偌大影響,而並非全然如古典經濟學或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所主張的供需法則及自我利益最大化會讓完全理性主導經濟行為。沙朗•佐金跟保羅•迪馬喬曾進一步細分經濟活動的四種鑲嵌:認知、文化、結構跟政治。其中結構鑲嵌即是格蘭諾維特所指出的經濟活動容易被人際網路結構(interpersonal network)所影響,其中包括人與人、組織與組織間的經濟互動。例如:一位攝影師身處兩個不同的攝影圈人際結構洞,便有可能感受到兩個結構洞中對Nikon或Cano...
|
現實治療理論(reality_therapy)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造成問題的主因,案主幾乎都會帶著關係來接受治療,案主會責備他人搞壞關係,或者讓他(她)受苦。現實治療並非投入其中去找尋過錯,而是聚焦在關係中案主可以掌控的部分,因為葛拉塞認為去談論那些無法重新來過的東西是毫無意義的。在性質上,現實治療法屬於指導性治療法,在過程中,是由治療師扮演主導的角色。治療師會去讚美案主的自我負責,而對案主不願負起責任的行為也會表示不贊同。葛拉塞認為人類本身就是一個控制系統,人們知道如何來滿足自己的需求,因此又將此說稱為控制理論(control theory),也是現實治療的核心主張。葛拉塞認為人類的...
|
自不量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己不能正確的衡量自己的力量。多指過於高估自己。《鏡花緣》第八七回:「你教管家去回他,就說我們殿試都是徼倖名列上等,並非真才實學,何敢自不量力,妄自談文。」《文明小史》第二九回:「你也真正自不量力,癩蝦蟆想吃天鵝肉了。」也作「不自量力」。
|
客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觀察事物的本來面目而不摻入個人的好惡成見。[例]這篇文章我是客觀的評論,並非惡意攻訐。
|
佛洛依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潛意識的活動,由於人的心理防衛機制把人的本我願望壓抑下去,在潛意識的活動中的主要內容被壓抑的願望並非是直接表達於夢中,而是通過扭曲變作為像徵的形式出現,故夢都是像徵的。佛洛伊德認為夢是由「顯夢」(manifest dream-content)及「隱夢」(latent dream-thought)組成的。前者乃夢的表面形式,像經過扭曲與偽裝的「密碼」,以表現隱夢。弗洛伊德認為夢可以使睡者的內心渴望滿足;另一個是睡者的求生機制,藉著在夢中重新經歷生命的創痛來保護自己。 創新 觀點 弗洛伊德對兩種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
|
一無是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一點正確或值得肯定的地方。[例]他並非一無是處,我們不可以看輕他。
|
認知理論取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echanism)。3.自具體轉變為抽象。整體、基模、知識均是抽象的性質,因此認知是抽象的過程,並非始自具體。4.認知是「建構/再建構」,而非「發現/提取」的過程,也就是說認知是人們過與外在世界的互動,主動的對知識創造與在創造。5.「心智」的功能有如動態、具移動性質的電腦,而非靜態、零件組合的裝配線。6.認知著重過程而非結果。 對回饋的看法認知論認為回饋不會自動改變學習者的行為,回饋只是提供學習者結果的知識,其影響要視學習者如何詮釋回饋而定。我們或可說系統理論與行為論提供教學設計依循的步驟,然認知的學習觀更重視個體「...
|
易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前一直被認為是孔子所著的〈繫辭傳〉上、下,但並不包括《十翼》其它的部分。當代的學者懷疑周文王、孔子並非《易經》的作者,部分學者更認為六十四卦的概念比八卦更早形成。學者比較過長沙馬王堆出土的《易經》和周朝的鐘鼎文之後,認為《易經》不可能是周文王所著,最可能的成書日期應是西周後期,大約公元前九世紀末。現時一般認為《易經》並非任何一個傳說或歷史人物的著作,而是西周時期占筮用的文字編纂而成。然而,歷代研究《易經》的學者大多不懂得《易經》本文的意義,所以認...
|
蓋聶(Gagne)的學習條件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蓋聶(Gagne)係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教授,他的學習條件論,其理論大要如下:1. 基本假設—發展是學習累進效果所成,學習並非單一歷程而且各歷程間彼此並不能互相涵蓋或者融合為一。2. 學習是把來自外在環境之刺激轉化為新能力,所需之數個訊息處理階段。3. 教學目標分類論:一九七七年在其所著學習條件書中將教學目標(教學結果)分為五大類(1) 心智技能。(2) 認知策略。(3) 語文知識。(4) 動作技能。(5) 態度。4. 學習條件論的摘要(1) 基本假設--發展是學習的累進效果所成;學習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