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李商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李商隱,字義山,自號玉谿生,唐朝懷州河內人。生於唐憲宗元和七年(西元八一二年),卒於唐宣宗大中十二年(西元八五八年),享年四十七歲。 生平義山早年喪父,小時候跟著博通五經的叔父李房讀書,學為古文。他的學識文章,便在此時奠下深厚的根基。長慶三年(西元八二三年),他守滿三年的父喪,被生活所迫,便遷至東都洛陽,受雇做一些寫字勞役,來幫助一些家庭生計。當時他年方十二、三歲,如此稚齡,便在現實的壓力中無力地掙扎著。所幸他在十八歲那年遇到了一位最賞識他、最提拔他,改變了他的命運的貴人-令狐楚。令狐楚愛其才,便僻其為節度巡官,並教他駢...
率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都是。如:「古代知識分子,率皆研讀四書五經。」
勤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努力求學。《隋書.卷七六.文學傳.王頍傳》:「勤學累載,遂遍通五經。」
弦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孔子到魯國武城聽到子游用弦歌之聲教化人民。典出《論語.陽貨》。比喻以禮樂教化群眾。唐.劉禹錫〈國學新修五經壁本記〉:「俾我學徒,弦歌以時。」
成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已成的論著、學說。《元史.卷一九○.儒學傳二.牟應龍傳》:「於諸經皆有成說,惟五經音考盛行於世。」
飯囊酒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酒囊飯袋」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王充《論衡.別通》孔子病,商瞿卜期日中。孔子曰:「取書來,比至日中何事乎?」聖人之好學也,且死不休,念在經書,不以臨死之故,棄忘道藝,其為百世之聖,師法祖脩,蓋不虛矣!自孔子以下,至漢之際,有才能之稱者,非有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也,不說五經則讀書傳。書傳文大,難以備之。卜卦占射凶吉,皆文、武之道。昔有商瞿,能占爻卦;末有東方朔、翼少君,能達占射覆。道雖小,亦聖人之術也,曾又不知。人生稟五常1>之性,好道樂學,故辨2>於物。今則不然,飽食快飲,慮深求臥,腹為飯坑,腸為酒囊,是則物也。倮蟲三百,人為之長。「天地之性人為貴」,貴其識知也。今閉闇脂塞,無所好欲...
講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講解傳授。漢.王充《論衡.謝短》:「夫儒生之業五經也,南面為師,旦夕講授章句,滑習義理,究備於五經可也。」《新唐書.卷四八.百官志三》:「直講四人,掌佐博士、助教以經術講授。」
捉風捕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捕風捉影」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二五.郊祀志下》成帝末年頗好鬼神,亦以無繼嗣故,多上書言祭祀方術者,皆得待詔,祠祭上林苑中長安城旁,費用甚多,然無大貴盛者。谷永說上曰:「臣聞明於天地之性,不可或以神怪;知萬物之情,不可罔以非類。諸背仁義之正道,不遵《五經》之法言,而盛稱奇怪鬼神,廣崇祭祀之方,求報無福之祠,及言世有僊人,服食不終之藥,遙興輕舉,登遐倒景,覽觀縣圃,浮游蓬萊,耕耘五德,朝種暮穫,與山石無極,黃冶變化,堅冰淖溺,化色五倉之術者,皆姦人惑眾,挾左道,懷詐偽,以欺罔世主。聽其言,洋洋1>滿耳,若將可遇;求之,盪盪2>如係風3>捕景4>,終不可得。是以明王距5>而不聽...
書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相傳由孔子所授,記三代以上的典謨訓誥。原本百篇,亡於秦火,其後有今文、古文二種。今文尚書係漢初伏生口授于鼂錯,凡二十九篇;古文尚書係漢魯恭王壞孔子舊宅,在壁中所得的竹簡尚書,科斗文,共四十六卷。漢孔安國曾獻古文尚書於武帝,而未得立於學官,後遂亡失;至東晉時,梅賾所獻之古文尚書五十八篇,其中二十五篇宋以來即疑其偽,然自孔穎達作五經正義,即用梅本,至今仍為一般所誦習。也稱為「尚書」。
群婚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內的婚配制度,因而產生了亂倫禁忌、近親不能婚配的概念。(註2) 參考書目註1: 吳樂育著,《從摩西五經中及福音書中之婚姻觀來探討台灣原住民族群婚姻──以創世記二章18-25節與馬太福音十九章5-11節為例》,著作時間: 2002,出版者: 玉山神學院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註2: 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臺北:空大。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