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859.3765 ms
共 10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如喪考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經.舜典》記載了堯治理政事謹慎謙讓,通達事理;考察天時以制定百官職守,因此政治昭明,各邦國間和睦親切,人民也歡樂和諧。後來四方的諸侯長推薦舜的美德,經過堯一段時間的考察,舜都能把各種職務辦理得有條不紊,於是堯決定讓舜繼承帝位。就在舜攝政輔佐了堯二十八年時,堯逝世了,天下人民如同死去父母一樣的悲痛。有三年之久的時間,全國上下都斷絕了樂聲,瀰漫著哀淒的氣氛。「如喪考妣」是直接摘自典源的成語,用來比喻悲痛至極。
|
相敬如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告訴晉文公這件事,並說:「恭敬是德性的集中表現,能夠做到恭敬,就必定有德行;有德行的人,才能用以治理人民。」極力推薦冀缺,希望晉文公重用。但是晉文公認為冀缺的父親有罪,是不能任用的。臼季說:「父親的過失,是不應該再牽連子女的。像古時候舜因為懲罰有罪,流放了鯀,但卻舉拔賢人而重用了禹;管仲是桓公的敵人,但桓公以他為相而成就了霸業。君王在任用賢人時,只要取用其長處就可以了。」因此,晉文公放棄了成見,任命冀缺為下軍大夫。後來「相敬如賓」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相待如賓」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夫妻間相處融洽,互相敬愛。
|
朝令夕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早上下達的命令,到晚上就更改了。比喻政令、主張或意見反覆無常。[例]為政者千萬不可朝令夕改,否則將會使人民無所適從,導致社會不安。
|
匹夫之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國語.越語上》載,春秋時,越王句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在吳國被囚禁三年,忍受一切恥辱。回國後,他決心惕礪圖強,立志復國。十年過去了,越國國富民安,兵強馬壯,因此全國的人民向句踐請求攻打吳國,復仇雪恥。但越王句踐卻再三推辭,經過幾番請求,句踐終於答應了人民請戰的要求。句踐把戰士們召集在一起,向他們表明決心說:「我聽說古代的賢君從不愁士兵少,只愁士兵們缺乏自強的精神。我不希望你們不用智謀,單憑個人的血氣之勇,而希望大家能步調一致,同進同退。前進的時候要想到會得到獎賞,後退的時候要想到會受到處罰,這樣,就會得到應有的賞賜。如果前進的時候不聽命令,後退的時候不怕處分,那麼將會受到應有的懲罰。」到了出征...
|
綽綽有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綽綽有餘」原作「綽綽有裕」,出自於《詩經.小雅.角弓》。這一首詩是在勸告王朝貴族不要疏遠兄弟親戚而親近小人。兄弟之間應該和睦而不疏遠,在上位者是人民的模範,如果本身疏遠了兄弟親戚間的關係,人民就會仿效;相反地,如果在上位者,與兄弟和睦,人民也會跟著做。兄弟間的感情融洽,相處就會寬厚;感情不融洽,就會互相殘害。後來「綽綽有裕」轉為「綽綽有餘」這句成語用來形容各方面非常寬裕,足以應付所需。
|
上行下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倣效,也就是在上位者怎麼做,在下位者就跟著怎麼做。所以《孝經》、《論語》等經書都指出「教」對於化育人民的重要。《詩經》則更明確的說到,在上位者之所以教導在下位者,目的就是要人民跟著效法。後來「上行下效」這句成語就由此演變而出,用來指在上位的人怎麼做,下面的人就起而效法。 在漢代劉向所編纂的《說苑》一書裡,〈君道〉篇剛好載錄一則故事可以參考。春秋齊景公,有一次設宴招待文武百官,散席之後,大家就一起到廣場上射箭取樂。每當齊景公射出一箭,即使沒有射中箭靶,群臣們都仍然高聲喝采,稱讚齊景公箭法如神。但是齊景公一點也不快樂,並且感到納悶,於是就詢問弦章,為什麼群臣們會是這樣的反應。弦章說:「這是因為...
|
眾志成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志成城」原作「眾心成城」。據《國語.周語下》載,春秋末年,周景王打算要鑄造一口極大的鐘。單穆公和樂師州鳩知道了這件事,便勸阻景王打消鑄鐘的念頭。他們認為:那麼大的鐘雖然少見,但是聲音不一定和諧好聽,若因此勞民傷財,造成人民的痛苦,更是沒有必要。然而景王沒有採納他們的意見,仍然執意鑄鐘。隔年,大鐘鑄成了,平日慣於獻媚的樂工們,紛紛向景王讚美大鐘的聲音非常和諧、好聽。景王十分高興,就找來當初反對鑄鐘的樂師州鳩,對他誇耀說:「看吧,鐘聲果然很好聽,你的顧慮是多餘的。」州鳩對於景王的無知和自誇十分不以為然,就回答說:「大王鑄造大鐘,如果人民都十分贊成,那才叫和諧。如今勞民傷財,人民都對大王十分怨恨...
|
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成長。《呂氏春秋.開春論.察賢》:「雪霜雨露時,則萬物育矣,人民修矣,疾病妖厲去矣。」《文選.潘岳.秋興賦》:「覽花蒔之時育兮,察盛衰之所託。」
|
生靈塗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民生活於極端艱苦的困境。《隋書.卷四.煬帝記.史臣曰》:「自肇有書契以迄于茲,宇宙崩離,生靈塗炭,喪身滅國。」《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倘朝廷柄用賢臣,寬繇薄賦,則仙芝斂兵不戰,免使生靈塗炭。」也作「民生塗炭」、「生民塗炭」、「生靈塗地」。
|
創制與複決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創制與複決權目錄1 創制與複決權的意義2 公民投票3 參考書目4 關鍵字 創制與複決權的意義創制與複決權兩者作為人民「直接立法」之方式,創制權屬於「積極的直接立法權」,由人民取代議會制性法規,直接透過投票之方式創設中央或地方的法規,而依據人民所提之法規內容,可劃分為「原則創制」、「草案創制」兩者,而大多數國家則傾向依原則創制。複決權則屬於「消極的直接立法」,當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