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18.7525 ms
共 4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坐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山川、房地等的位置方向。《西遊記》第五九回:「那山坐落何處?喚甚地名?有幾多里數?」《紅樓夢》第三九回:「寶玉又問他地名莊名,來往遠近,坐落何方。」
|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翼鳴春陽。 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 淒淒去親愛,泛泛入煙霧。歸棹洛陽人,殘鍾廣陵樹。 今朝此為別,何處還相遇。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淮上即事,寄廣陵親故 前舟已眇眇,欲渡誰相待。秋山起暮鍾,楚雨連滄海。 風波離思滿,宿昔容鬢改。獨鳥下東南,廣陵何處在。 寄洪州幕府盧二十一侍禦(自南昌令拜,頃同官洛陽) 忽報南昌令,乘驄入郡城。同時趨府客,此日望塵迎。 文苑台中妙,冰壺幕下清。洛陽相去遠,猶使故林榮。 經少林精舍,寄都邑親友 息駕依松...
|
走投無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路可走。形容處境窘困。元.楊顯之《瀟湘雨》第三折:「淋的我走投無路,知他這沙門島是何處酆都。」《文明小史》第一九回:「現在不知吉凶如何,急得他走投無路,恨不能立時插翅回去。」也作「走投沒路」、「走頭無路」。
|
高抬貴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求人饒恕的話。元.范康《竹葉舟》第四折:「弟子愚眉肉眼,怎知道真仙下降,只望高抬貴手,與我拂除塵俗者。」《水滸傳》第四一回:「小可不知在何處觸犯了四位英雄?萬望高抬貴手,饒恕殘生。」
|
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泛指圓形成團的物體。如:「花毬」、「絲毬」。唐.姚合〈對月〉詩:「一片黑雲何處起,皁羅籠卻水精毬。」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一折:「誰家美女顏如玉,綵毬偏愛擲貧儒。」
|
愁眉不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姚鵠〈隨州獻李侍御〉詩二首之二(據《全唐詩.卷五五三.姚鵠》引)再刖未甘何處說,但垂雙淚出咸秦。風塵匹馬來千里,蓬梗全家望一身。舊隱每懷空竟夕1>,愁眉不展2>幾經春。今朝儻降非常顧,倒屐寧惟有古人。 〔注解〕
(1) 竟夕:整夜。
(2) 展:舒張、打開。
|
三長兩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無名氏〈驀山溪.不如歸去〉詞(據《全金元詞》引)不如歸去,作個清閑漢。著甚來由1>,惹別人、三長兩短。天公許大,何處不容身,且謾著,有生涯,試待尋思看。 鑑湖裡面,淺山林畔。住個小庵兒,且隨分、粗衣淡飯。嘲風詠月,蕭散過平生,塵世事,儘如麻,我也誰能管。 〔注解〕
(1) 著甚來由:不知道為什麼緣故。著甚,為何、憑甚麼。
|
立錐之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怒地說:「你這分明是在收買我,自己有了大城有何用處?堯舜湯武等古代君王擁有全天下,他們的子孫現在又在何處?柳下惠和孔子並非同時代,而盜跖也無法證實是否真有其人。本篇是寓言性質,莊子籍這篇故事表達自己崇尚自由無為的觀念。文中使用「無置錐之地」來形容堯舜湯武的子孫現在的處境,像連豎立一根錐子這樣小的地方都沒有。後來「立錐之地」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極微小的地方。
|
忘筌得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得魚忘筌」之典源,提供參考。 《莊子.外物》荃1>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2>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3>。吾安4>得夫忘言之人而與之言哉! 〔注解〕
(1) 荃:音ㄑㄩㄢˊ,通「筌」。捕魚的竹器。
(2) 蹄:捕兔的器具。
(3) 得意而忘言:不拘泥於字句言辭,既得其意,則忘其言。見「得意忘言」。
(4) 安:何處、哪裡。
|
置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置、存身。如:「漫天雲霧,讓人不知置身何處?」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