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7.54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反求諸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以我要制勝他,必先從我自已身上找出我失敗的原因,並且努力加以改正和革新才是。」  從此,伯啟便立志發圖強,勵精求治,每天天不亮他就起來工作操練,生活簡樸,愛惜人民,並任用有品德和才能的人。這樣經過一年的時間,被有扈氏知道了,他不但不敢舉兵來侵犯夏朝,倒反而心甘情願地來歸順降服了。  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故事,它告訴我們不論做什麼事情,都應該先加檢討,反躬自問,找出自已的缺點和錯誤,並努力加以改正,唯有持這樣態度的人,才能得到最後的成功與勝利。 解釋 自已檢討反省一下,自已的缺點和弊病。 詞意 相似詞:反躬自問.反...
毛遂自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秦兵圍攻趙國,平原君至楚求救,其門下食客毛遂自薦前往,並說服楚王同意趙楚合縱。典出《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傳》。後比喻自告勇,自我推薦。《兒女英雄傳》第一八回:「為此晚生不揣鄙陋,竟學那毛遂自薦,倘大人看我可為公子之師,情願附驥。」也作「毛遂自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及、等到。宋.岳飛〈良馬對〉:「比行百里,始迅。」《聊齋志異.卷二.陸判》:「比醒,則殘燭昏黃,鬼客已去。」
蚍蜉撼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不自量力。參見「蚍蜉撼大樹」條。《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上》:「有人詠一首詩道:『北漢劉崇敢伐喪,蚍蜉撼樹不知量。天戈一指士爭,鼠竄狼奔返晉陽。』」
風馳電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哪些輔佐人才?呂尚認為一支強大的軍隊,應該有七十二位優秀的幕僚,並就其職掌及能力一一回答。論及陣前勇殺敵的將領時,呂尚說:「一個好的將領,應該兼備智慧和魄力,平時要善於維護調度武器裝備,一旦出征,就像風和電一樣的快速,殺得敵人措手不及,完全不知道他從何而來。」「風馳電掣」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來形容速度極快。
飲鴆止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飲鴆止渴」之「鴆」,典源作「酖」。「酖」通「鴆」。鴆,以鴆鳥羽毛浸製而成的毒酒。「飲鴆止渴」指飲毒酒以解渴。比喻只求解決眼前困難,而不顧將來更大的禍患。語本《後漢書.卷四八.楊李翟應霍爰徐列傳.霍諝》。
居心叵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居心」:《三國志.卷五九.吳書.吳主五子傳》評曰:「孫登1>居心所存2>,足為茂美之德3>。慮、和並有好善之姿,規自砥礪,或短命早終,或不得其死,哀哉!霸以庶干適,不遵軌度,固取危亡之道也。然之誅夷,橫遇飛禍矣。」 〔注解〕 (1) 孫登:西元209∼241,三國吳人,孫權之長子,有才德。權為吳主時,立為皇太子,但早卒,諡宣太子。 (2) 居心所存:存心所在。 (3) 茂美之德:盛美的德行。 2、「叵測」:《新唐書.卷二○○.儒學列傳下.尹愔》尹愔,秦州天水人。父思貞,字季弱。明《春秋》,擢高第。嘗受學於國子博士1>王道珪,稱之曰:「吾門人多矣,尹子叵測2>也。」以親喪哀毀。除...
所向披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披靡」條。 01.《宋書.卷四七.孟懷玉列傳》:「于時逆徒實繁,控弦掩澤,龍符匹馬電躍,所向摧靡,戈深入,知死弗吝。」 02.《新唐書.卷一○六.楊弘禮列傳》:「領步騎二十四軍跳出賊背,所向摧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雜亂的、交錯的。如:「妙趣橫生」。三國魏.曹植〈酒賦〉:「或顰蹴辭觴,或爵橫飛。」唐.杜甫〈過郭代公故宅〉詩:「壯公臨事斷,顧步涕橫落。」
明哲保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共分八章,在詩的第四章,稱贊仲山甫能奉行王命,能了解邦國的好壞;是一個明智,能保其身的人;只知道日夜力辦事,以事奉宣王。這是「明哲保身」的原義。後來這句成語的語義開始偏向「保身」,明哲的目的是為了保全自身免受外界侵擾,把自身利益得失置於最優先,為了達此目的,可以放棄原本該堅持的原則。例如明代梁辰魚《浣紗記》第一二齣,提到伍子胥報了楚國殺父之仇說:「但大仇既報,吾願已畢。今欲飄然去國,明哲保身,省得落于奸臣之手。」這裡的「明哲保身」顯非原來用法,於是「明哲保身」這句成語就從原來積極贊頌的意義,一轉變成消極退守的意義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