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40.9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出言不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資料〕 《三國志.卷一七.魏書.張樂于張徐傳.張郃》張郃字儁乂,河間鄚人也。……太祖與袁紹相於官渡,紹遣將淳于瓊等督運屯烏巢,太祖自將急擊之。郃說紹曰:「曹公兵精,往必破瓊等;瓊等破,則將軍事去矣,宜急引兵救之。」郭圖曰:「郃計非也。不如攻其本營,勢必還,此為不救而自解也。」郃曰:「曹公營固,攻之必不拔,若瓊等見禽,吾屬盡為虜矣。」紹但遣輕騎救瓊,而以重兵攻太祖營,不能下。太祖果破瓊等,紹軍潰。圖慚,又更譖郃曰:「郃快軍敗,出言不遜。」郃懼,乃歸太祖。
一蹶不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劉向《說苑.卷一六.談叢》天與不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迎,反受其殃。天地無親,常與善人。天道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一噎1>之故,絕2>穀不食;一蹶3>之故,卻足4>不行。心如天地者明,行如繩墨者章。 〔注解〕 (1) 噎:音|ㄝ,食物塞住咽喉,氣透不過來。 (2) 絕:絕。 (3) 蹶:音ㄐㄩㄝˊ,顛仆、跌倒。 (4) 卻足:畏縮不敢再跨出腳步。卻,退後。
氣宇軒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侯的尊稱。 2、「軒昂」:《三國志.卷四六.吳書.孫破虜討逆傳.孫堅》邊章、韓遂作亂涼州,中郎將董卓討無功。中平三年,遣司空張溫行車騎將軍,西討章等。溫表請堅與參軍事,屯長安。溫以詔書召卓,卓良久乃詣溫。溫責讓卓,卓應對不順。堅時在坐,前耳語謂溫曰:「卓不怖罪而鴟張大語,宜以召不時至,陳軍法斬之。」溫曰:「卓素著威名於隴蜀之間,今日殺之,西行無依。」堅曰:「明公親率王兵,威震天下,何賴於卓?觀卓所言,不假明公,輕上無禮,一罪也。章、遂跋扈經年,當以時進討,而卓云未可,沮軍疑眾,二罪也。卓1>受任無功,應召稽留2>,而軒昂自高,三罪也。古之名將,仗鉞臨眾,未有不斷斬以示威者也;是以穰苴斬莊賈,...
義不容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三國演義》第五八回:「可差人往魯子敬處,教急發書到荊州,使玄德同力曹。子敬有恩於玄德,其言必從;且玄德既為東吳之婿,亦義不容辭。」
乘風破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不畏艱難、奮勇前進的精神。宗炳是個高尚清流的人,長年隱居,專務讀書、作畫,皇帝曾請他作官,都被婉。由於他深知姪兒的個性,聽了這番話,不免有些擔心,認為這個姪兒將來不是揚眉吐氣,就是會連累家族。後來宗愨受人提拔,又因攻打林邑國有功,替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受到皇帝讚賞,並封他為「洮陽侯」。「乘風破浪」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本義為順著風、破浪前進,後亦用於比喻人志向遠大,不畏艱難,奮勇前進。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晉國王室政權旁落到智伯、趙襄子、韓康子、魏桓子四家。其中智伯勢力最強、野心也最大,他為削弱其他三家勢力,假借晉君名義向各家索求一大筆土地,韓康子和魏桓子都依要求交出土地,只有趙襄子絕。智伯被絕後十分生氣,便聯合韓、魏兩家出兵攻打趙氏。趙襄子雖然在武力上處於劣勢,但靠著張孟談所獻的計策,讓智伯陷入苦戰,最後張孟談還說服韓、魏兩家改與趙氏合作,滅了智氏。在此役中,張孟談立下大功,趙襄子封給他許多土地和極高的官爵,不料張孟談卻因而要求辭官歸隱,襄子驚訝地問:「為君主立下大功的人,理應受此禮遇,這樣才能服眾啊!這也是先聖先賢們安定國家的方法,你為什麼要這樣呢?」張孟談答道:「我察看古往今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辭去、推卻、絕。《說文解字.言部》:「謝,辭去也。」如:「婉謝」、「敬謝不敏」、「閉門謝客」。《禮記.曲禮上》:「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謝,則必賜之几杖。」
玩世不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逢。」其中「首陽」指的是伯夷、叔齊餓死在首陽山之事。伯夷、叔齊為殷商貴族,商紂亡後隱居在首陽山,因吃周朝食物而活活餓死。「柱下」則指老子任周朝柱下史之事。老子與伯夷、叔齊一樣歷商、周二朝,入周後,他任職柱下史(類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負責掌管國家典籍,雖在朝任官卻能無涉於政治是非。東方朔他認為像伯夷、叔齊隱居首陽山,自以為清高,並不聰明;要像老子一樣,雖仕於周,卻像隱者一般,才是有智慧的。因此勸他兒子要吃得飽、行得安,不必身為農夫才能隱居,可在朝為官卻像隱者一般,用輕鬆的態度應付世間事。這種行為雖然違異一般人的看法,但卻可以免禍上身。後來「玩世不恭」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表示以...
一諾千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如得季布一諾。』你在梁、楚一帶的名聲之所以能這麼大,都是我幫你傳揚的,大家都是楚人,為什麼你一直絕見我呢?」季布聽了這句恭維的話,非常高興,以上賓之禮招待。曹丘生住了幾個月才離開,臨走時,季布還送了他一份厚禮。曹丘生繼續替季布宣揚,季布的名聲也就愈來愈大。後來「一諾千金」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信守承諾,說話算數。
惱羞成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三妹為妻,但十三妹的父親是個尚氣節的人,平日不喜歡其上司趨炎附勢的作法,因此不肯答應,上司見自己被絕,便老羞成怒,藉公務之便,彈劾十三妹之父,將他下獄害死。文中的「老羞成怒」,與「惱怒成怒」的意思相同,都是極為羞惱,轉而發怒恨人。後來「惱羞成怒」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因羞愧到極點而惱恨發怒。出現「惱羞成怒」的書證如《三俠五義》第七回:「當時被小婦人連嚷帶罵,他才走了。誰知他惱羞成怒,在縣告了,說他兄弟死的不明,要開棺檢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