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40.63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東山再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朝人謝安性情恬淡,不喜歡作官,所以辭了官職,帶著家人隱居在東山。朝廷屢次要他再度出仕,他都加以婉。直到後來,才接受桓溫的召請,出任為司馬,掌理軍政。出發上任時,許多官員在新亭為他送行,中丞高靈喝了幾杯酒後,開玩笑地對謝安說:「你之前隱居在東山,屢次不肯應召出仕,大家都說:『安石(謝安字安石)不肯出來當官,怎麼對得起天下蒼生呢?』今天你終於肯出來了,天下蒼生又怎麼對得起你呢?」謝安聽了,只是微笑不語。謝安此次再度任職,為朝廷立了不少功勞,官至宰相。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東山再起」,用來比喻官員退隱後,再度出任官職。亦用於比喻失敗後重新崛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殘破的。《淮南子.說林》:「為車者步行,陶者用缺盆。」唐.杜甫〈秋日夔州詠懷寄鄭監李賓客一百韻〉:「缺籬將棘,倒石賴藤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排除絕、摒棄不用。如:「排斥」、「同性相斥」。《漢書.卷六.武帝紀》:「與聞國政而無益於民者斥,在上位而不能進賢者退。」
卻之不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絕別人的邀請或贈予是不恭敬的。語本《孟子.萬章下》:「卻之,卻之為不恭,何哉?」後多用為接受他人的饋贈或邀請時的客套話。《金瓶梅》第三九回:「迭受重禮,使小道卻之不恭,受之有愧。」《文明小史》第五九回:「不怕輸,只管來。但是我卻之不恭,受之有愧。」
彈丸之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封神演義》第八六回:「此去朝歌不過數百里,一河之隔,四面八方,天下諸侯雲集,諒你區區彈丸之地,投鞭可實,何敢吾師哉!」
折衝樽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折衝,退敵人攻城的戰車。樽俎,古時盛裝酒肉的器皿。折衝樽俎指在杯酒宴會間,運用外交手段取勝敵人。唐.李翰〈淮南節度行軍司馬廳壁記〉:「彼善師不陣,未戰先勝,卻軍於談笑之際,折衝於樽俎之閒,今古一時也。」《孽海花》第六回:「總算沒有另外賠款割地,已經是他折衝樽俎的大功,國人應該紀念不忘的了!」
幸災樂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給。 (6) 慶鄭:(?∼西元前538),春秋時晉國大夫。惠公四年晉饑,秦以糧助晉。次年秦饑,晉助之,慶鄭諫而無效。後秦伐晉,晉敗,惠公被俘,釋歸後,公乃殺慶鄭。 (7) 背施:忘記別人給予的恩德。 (8) 貪愛:貪物愛財,不與人分享。 (9) 怒鄰:得罪鄰國。 2、「樂禍」:《左傳.莊公二十年》冬,王子頹享五大夫,樂及遍舞。鄭伯聞之,見虢叔曰:「寡人1>聞之:哀樂失時2>,殃咎3>必至。今王子頹4>歌舞不倦,樂禍也。夫司寇5>行戮,君為之不舉6>,而況敢樂禍乎?奸王之位,禍孰大焉?臨禍忘憂,憂必及之。盍納王乎?」虢公曰:「寡人之願也。」 〔注解〕 (1) 寡人:古代國君的自稱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正當的。如:「邪念」、「邪心」、「邪惡」。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論〉:「闢邪說,難壬人,不為諫。」
坐懷不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坐懷不亂」這個成語出自《詩經.小雅.巷伯》漢.毛亨傳,內容是講:魯國有一男子獨住一屋,有一天夜裡暴風雨大作,鄰居寡婦的房舍被風雨打壞了,便前往這男子的住處想借住一晚,但是被這男子毅然絕的故事。故事裡,寡婦舉春秋時魯國柳下惠為例:當年柳下惠夜宿城門,遇到一個來不及進城回家的女子,柳下惠怕那女子受凍,讓那女子坐在自己懷中,以身體為她取暖而過了一夜,全國沒有人說他淫亂。希望魯男子可以答應讓他借住一宿,但最後仍被絕。後來柳下惠的這則故事被濃縮成「坐懷不亂」,用來形容男子行事端正,雖與女子同處而不淫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攔阻、抵。[例]阻擋、擋路、擋駕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