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2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複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據《憲法》主權在民之原則,為國民直接民權行使的方法之一,人民直接對法案重新議決。依《公民投票法》,公民得對法律、重大政策、《憲法》修正案及地方自治法規等進行複決。
|
人民複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民複決係指人民親自投票同意或否決憲法修正案,或立法機關所議決之法律草案。
人民複決權的思想源自希臘城邦之直接民主制。十八世紀,盛行盧梭(J.J. Rousseau)的「民約論」,美國麻塞諸塞州憲法首先列入「人民複決」之條文,而後為瑞士、法國採行。一七九二年法國國民議會甚至議決,凡未經人民批准之憲法,不得視為憲法。唯此時期之人民複決,多為獨裁者所濫用,以致普遍為人民所厭棄。有鑑於此,目前各國對人民複決權之運用均有明文規定與限制。以下就人民複決行使的範圍、行使的方式、行使條件的限制三方面說明: 1.行使的範圍:人民複決權之行使分為憲法案、法律案三大範疇。(1)憲法複決... |
結構化決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對於日常重複性的決策,可按一定的規律,預先作出安排以達到期望的目標和結果,或可按常規的定量方法進行問題的描述和求解。
|
猶豫未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遲疑、拿不定主意。《舊唐書.卷五七.裴寂傳》:「高祖將先定京師,議者恐通為後患,猶豫未決。」《三國演義》第一六回:「陳珪又說呂布,使解韓胤赴許都。布猶豫未決。」也作「猶豫不決」。
|
公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共同決定。如:「經過公決的事,豈可私下更改?」
|
躊躇未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豫而不能做下決定。《隋唐演義》第八三回:「但恐貴妃與虢夫人不捨他,因此躊躇未決。」也作「躊躇不決」。
|
資料驅動決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資料驅動決定(date-driven decisionmaking,3D-M)是指有效運用學生資料(DATE)讓行政人員、教師、家長更深入療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以作為改進行政與教學系統之依據,期能持續提高學生學習成就得一種決定模式。 資料驅動決定的過程包括:確定收集資料的內容與範圍建立蒐集資料的標準作業程序依據標準程序蒐集所需資料,使用客觀的方法分析與解釋資料提出修正與改進的方...
|
決雌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決定勝負。《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三國演義》第五二回:「吾欲起兵與劉備、諸葛亮共決雌雄,復奪城池。」
|
決定法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決定法則目錄1 理論原則2 決定法則2.1 認知的決定法則2.2 代表性的決定法則3 結論4 關鍵字5 參考書目 理論原則作決定者在找尋最多滿意的備案時,會用一種稱之為決...
|
片言立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行事明快果斷。如:「這麼麻煩的事,他片言立決,真令人佩服。」
|
![]()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