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38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相濡以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泉水乾涸,魚兒以口沫互相潤溼。◎語出《莊子.大宗師》。後用「相濡以沫」比喻同處於困境,互相以微力救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抑、或。南朝齊.王〈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詩〉五首之三:「豈薪槱之道未弘,為網羅之目尚簡?」
囫圇吞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不求甚解,生吞活剝反義:窮源竟委,會貫通辨似: 「囫圇吞棗」及「生吞活剝」都比喻學習中不認真分析思考,不深入理解。 「囫圇吞棗」側重於不求理解,含糊籠統地學習;「生吞活剝」側重於抄襲別人的經驗與成果。 囫圇吞棗 生吞活剝 辨似例句 ○ ㄨ 讀書不可~,方能體會其中精華所在。 ㄨ ○ 這部電影的情節,根本就是把外國作品~地抄襲過來。
沆瀣一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錢易《南部新書.戊集》杜審權,大中十二年知舉,放盧處權。有戲之曰:「座主審權門生處權,可謂權不失權。」又乾符二年1>,崔沆2>放崔瀣3>,譚者稱:「座主門生沆瀣一氣。」 〔注解〕 (1) 乾符二年:即唐僖宗乾符二年,西元875年。 (2) 崔沆:?∼西元881,唐博州人,字內。崔鉉子。累遷中書舍人。僖宗時以戶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俄改中書侍郎,兼工部尚書。黃巢軍陷京師,匿張直方弟,被殺。沆,音ㄏㄤˋ。 (3) 崔瀣:唐朝人,生卒年不詳。瀣,音ㄒ|ㄝˋ。
兔死狗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劉安是漢高祖劉邦的孫子,世襲而封為淮南王,曾經和眾門客、方士合著了《淮南子》一書,內容兼先秦各家的學說。在《淮南子.說林》中提到「捕獲了狡兔,就把獵犬烹煮來吃;射盡了高飛的鳥,強弓就被收藏起來」,意指事情成功之後,有功之人沒有得到應有的獎賞,反而因為才能出眾受到猜忌,而遭到殺害或疏遠。後來「兔死狗烹」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事成之後,有功之人即遭到殺戮或見棄的命運。
風聲鶴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晉書.卷七九.謝安列傳》載,東晉時,野心勃勃的前秦苻堅想要征服中原。孝武帝太元八年,他率領八十萬大軍,逼臨肥水,準備攻打東晉。東晉派大將謝玄、謝石帶八萬精兵抗敵。謝玄知道苻堅實力雄厚,若以正面迎敵,必定吃虧,於是決定採取奇襲的戰術。謝玄先要求苻堅的軍隊向後移,好讓晉兵登岸,兩軍決一勝負。苻堅自恃兵多,不疑有他,就答應軍隊後退。混亂之中苻堅中箭受傷,苻戰亡,在陣後的秦兵以為秦軍戰敗,慌成一團,丟下武器連夜逃跑,沿途只要聽到風聲、鶴鳴,都以為是晉軍來了,結果苻堅的軍隊終於潰敗,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肥水之戰」。後來原文中的「風聲鶴唳」演變為成語,用來形容極為驚慌疑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剝蝕、侵蝕。宋.真山民〈朱溪澗〉詩:「雪山背嵐生翠,水嚼沙洲樹出根。」
韋編三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唐.崔〈代皇太子請修書表〉:「以周公之上聖,日讀百篇;以孔父之多能,韋編三絕。」
為虎作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裴鉶《傳奇》(據《太平廣記.卷四三○.馬拯》引)1>唐長慶中,有處士馬拯性沖淡,好尋山水,不擇險峭,盡能躋攀。一日居湘中,因之衡山祝峰,詣伏虎師。……見一老僧眉毫雪色,朴野魁梧,甚喜拯來,使僕挈囊。僧曰:「假君僕使,近縣市少鹽酪。」拯許之。僕乃挈金下山去,僧亦不知去向。俄有一馬沼山人亦獨登此來,見拯,甚相慰悅,乃告拯曰:「適來道中,遇一虎食一人,不知誰氏之子?」說其服飾,乃拯僕夫也。拯大駭。沼又云:「遙見虎食人盡,乃脫皮,改服禪衣,為一老僧也。」拯甚怖懼。……及明,僧叩門曰:「郎君起來食粥。」二子方敢啟關。食粥畢,二子計之曰:「此僧且在,我等何由下山?」遂詐僧云:「井中有異。」使窺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快樂的事或態度。如:「人生一大樂」。《左傳.隱公元年》:「其樂也。」《論語.雍也》:「回也不改其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