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4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09.37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鬼斧神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魯國有一個善於製作木鐘的工匠梓慶,他做的「鐻」(ㄐㄩˋ)大家都稱讚說手工非常精妙,好像是鬼神才能做得出來。魯侯問他說:「你是用什麼技術做的?」梓慶回答說:「我只是個工人,哪有什麼技術可言?也許是因為我在製作前先齋戒一段時間,使心中潔淨,沒有外界的干擾和雜念,讓心神能專一。然後我到山林中觀察樹種的本質和特性,挑選最合用的木質才下手施工。用最自然的我雕琢最自然的木質,做出這樣的成品,或許就是這個緣故吧!」後來「鬼斧神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被用來形容技藝精巧,非人力所能及。
凱勒(J._Keller)ARCS動機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ARCS 動機設計模式適用於所有年紀的學習者,其架構乃根據:對能在課程中引起高度動機之教學者的實務觀察行歸納分析。對當今的學習動機理論(如:Gagne,Bruner,Bandura,Weiner 等人之理論)作一個演繹分析復加以歸納而成。因此ARCS 模式整合了我們已知的許多動機理論,動機理論的提出在於強化系統化的教學設計,使教材的設計更能符合激勵學習者的參與及互動,並提供了理論的組織與實務的應用。 ARCS模式的要素引起注意(Attention)─吸引學生的興趣和刺激學生的好奇心。教學策略─提供變化性激發求知需求擅用...
交互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力配合,工作及責任之難度,應予每個學生能力配合,並隨學生能力發展提升之。3、 診斷思考,教師宜細心觀察每位學生「教學」表現,以探索學生思考及其所須之教學類型為何。*(林清山(民85)。教育心理學—教學取向。台北:東華。)
裹足不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清.梁章鉅《歸田瑣記.卷一.容園》:「(容園)本江畹香中丞之舊宅。余初以少賤,不得其門而入。及為張觀察所得,又以素無謀面之雅,裹足不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察看、觀察。如:「視察」、「巡視」。《論語.為政》:「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管子.四時》:「令有時,無時則必視,順天之所以來。」
玉石俱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經》即《尚書》。為上古文獻。今傳《尚書》有真古文和偽古文兩部分。〈胤征〉屬偽古文《尚書》。一般認為多抄襲先秦古書的文句,雜入所杜撰之文中,所以亦有其文獻上的參考價值。據〈書序〉記載,羲氏與和氏歷代為日官,負責觀察天象四時。至夏帝仲康時,因為沉迷於飲酒而怠忽職守,於是仲康派胤侯前往征伐。出師之前,胤侯做了這篇〈胤征〉來訓誡勉勵將士們。文中提到:「今天我將要率領你們這些勇猛的將士,前往討伐失職的羲氏與和氏。你們應該輔助我,一同為天子效力。崑崙山上如果發生大火,美玉和石頭都將一同焚毀;天子的官吏若是失職,對天下百姓所造成的傷害比烈火還要可怕啊!」後來「玉石俱焚」被用來比喻不論賢愚、善惡、好壞同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觀察。《書經.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禮記.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視寒暖之節。」
哀鴻遍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藍鼎元〈與吳觀察論治臺灣事宜書〉:「臺灣當朱一貴作亂之後,干戈蹂躪,哀鴻遍野。繼以風災埽蕩,癘疫連綿,民之憔悴極矣。」
一鼓作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可當,結果齊軍大敗,狼狽而逃。這時魯莊公想乘勝追擊,卻又被曹劌阻止說:「還不可以!」接著就下車仔細觀察地面上齊軍兵車留下的軌跡,又登上車前的橫木,瞭望齊軍退走的情形,然後說:「現在可以追擊了!」於是魯軍乘勝前進,追趕落敗的齊軍,把齊軍趕出了魯國,獲得最後的勝利。魯莊公就詢問曹劌這麼做的原因何在?曹劌說:「打仗是憑著一股勇氣,第一通鼓響時,士兵的勇氣最旺盛,第二通鼓響,士氣就會稍微衰退,等到第三通鼓響,應戰的勇氣就已經消失殆盡了!這次和齊軍作戰,他們擊了第三通鼓,我們才擊第一通鼓,正是敵人的勇氣大減,而我們士氣最旺盛的時候,所以我們才能打敗敵人。然而像齊國這樣的大國,用兵是很難猜測的,我擔心他...
行動研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中試驗想法,改善現狀,並透過行動研究增進實務工作者的知識與專業。行動研究的循環階段為:計畫、行動、觀察、反省。實務工作者先尋找一個研究起點、問題,釐清問題或困難所在的情境,發展行動策略並付諸實踐,並有不斷反省、檢視行動的循環過程,最後公開行動策略知識,亦即教師行動實踐知識。 起源早期行動研究,稱為「合作性研究」。在1933年至1945年間擔任美國聯邦政府印地安人事務局局長的J.Collier,首先使用「行動研究」一詞,曾與同事研究如何改善印地安人與非印地安人之間的關係,他認為最好的研究方法,就是該局內的同仁與局外的一般...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