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7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兩小無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為唐代著名的大詩人。個性率真豪放,嗜酒好遊。李白詩歌取材廣泛,想像豐富,多用誇飾的手法、生動的比喻,來抒發其思想感情。他擅長寫七言古詩和絕句,賀知章見其文,曾稱讚他為「謫仙人」,所以李白又被譽為「詩仙」。李白的作品中,有一首〈長干行〉,是藉著一個年輕商婦的情感為題材的抒情敘事詩。詩中以女子自述的方式,寫出了自童年、成婚到別離相思的過程及對夫婿的深情,全詩充滿了溫柔深厚而又熾熱奔放的情感。其中「妾髮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遶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是敘述二人天真無邪的童年生活,從「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親密友誼,可看出她和丈夫從小深厚的感情基礎。...
火中取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國詩人拉.封登所著猴子與貓的寓言故事。敘述一隻狡猾的猴子騙貓從火中取栗子,結果貓爪上的毛被火燒掉,而栗子卻全被猴子吃了。後比喻為他人冒險出力,自己卻一無所獲。如:「他只不過是在利用你罷了,一旦替他火中取栗,打下江山之後,便會將你一腳踢開。」
石破天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李賀是唐朝的著名詩人,才氣極高,七歲能作詩,十五歲便成名,並以〈雁門太守行〉得到了韓愈的賞識。李賀的創作方式也十分特別,據說他寫詩從不先命詩題,每與友人出遊,便命奴僕背著錦囊騎驢跟隨,靈感一來,他便趕緊寫下,投在囊中,等回家後再整理成篇。李賀雖然詩譽日隆,但仕途上卻不甚順遂。二十歲時應禮部試時受到排擠,其他考生認為他的父親名晉肅,應當避諱(「晉」、「進」二字同音),不得參加進士考試。韓愈雖然為他作〈諱辯〉力爭,但李賀再也沒有應試。後來他作了張徹的幕僚,二十六歲返鄉,二十七歲便以英年早逝,留下詩作二百餘首。李賀的詩作內容深邃,種類繁多,以想像力豐富著稱,擅於鍛練字句,留下了許多千古佳句,後世稱為...
式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衰落、衰微。通常用以稱國勢、門祚、事業或某種社會運動的衰落。《詩經.邶風.式微》:「式微,式微,胡不歸?」《文選.謝靈運.擬鄴中集詩.王粲詩》:「常歎詩人言,式微何由往。」
山窮水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huǐ jué釋義︰猶「山窮水盡」。見「山窮水盡」條。 01.宋.陸游〈冬夜吟〉詩:「造物有意娛詩人,供與詩材次第新。飢鴻病鶴自無寐,山窮水絕誰為鄰?」 參考詞語︰水盡山窮注音︰ㄕㄨㄟˇ ㄐ|ㄣˋ ㄕㄢ ㄑㄩㄥˊ漢語拼音︰shuǐ jìn shān qióng釋義︰猶「山窮水盡」。見「山窮水盡」條。 01.明.郝景春〈寄二子〉詩二首之二:「平生大節自操持,水盡山窮任所之。」 參考詞語︰水窮山盡注音︰ㄕㄨㄟˇ ㄑㄩㄥˊ ㄕㄢ ㄐ|ㄣˋ漢語拼音︰shuǐ qióng shān jìn釋義︰即「山窮水盡」。見「山窮水盡」條。 01.明.侯峒曾〈陶菴枉和除夕詩疊韻再呈〉詩二首之二:「顧此茫茫集...
一手遮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李斯,楚國人,入秦為相。他助秦始皇廢除封建,確立郡縣制,建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帝國。後來秦始皇在沙丘平召駕崩,李斯和趙高合謀假造詔書,賜死扶蘇,殺害蒙恬,立昏庸無能的胡亥為秦二世,為自己的專權打下基礎,也為秦朝的滅亡埋下禍根。後為趙高所害,被腰斬於咸陽市。唐代詩人曹鄴讀《史記.卷八七.李斯列傳》後,寫了一首〈讀李斯傳〉詩,有云:「難將一人手,掩得天下目。」即是說李斯倚仗權勢,混淆是非,欺上瞞下,妄想以自己的手遮盡天下人的耳目。「一手遮天」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玩弄權術、瞞上欺下的行徑。
面面俱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江炳璋《詩序補義》卷一二:「二章將單襄公過陳,『道茀不可行』以下一段,檃括在裡。時君臣只知夏氏,舉國事民瘼賓客交際一齊置之。詩人只說一面而面面俱到。」
捲土重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捲土重來」原作「卷土重來」。杜牧為晚唐詩人。晚唐社會黑暗、政治腐敗、藩鎮割據、宦官專權,面對這樣的環境,杜牧作了不少感時傷事或藉古諷今的詩。這首〈題烏江亭〉詩,為杜牧過烏江亭時所作。烏江亭據傳為當年項羽自刎的地方。楚漢相爭,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與劉邦爭天下,戰無不利。可是垓下一戰,楚軍瓦解,項羽突圍至烏江岸邊,本可渡江,但他自認愧對江東父老而羞憤自殺。後人多讚賞項羽的氣節,但杜牧卻不以為然。本詩首句即開門見山地點出,勝敗乃兵家常事,能忍辱負重的才是「男兒」,所以,項羽這樣一遭遇失敗便以死作為了斷,根本是一種怯懦的行為。其實他所率領的一批江東子弟,其中不乏才俊,若是能重振旗鼓,誰勝誰敗都還...
出水芙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曰:「謝2>詩如芙蓉出水,顏3>詩如錯彩鏤金4>。」顏終身病之。 〔注解〕 (1) 湯惠休:南朝宋詩人。生卒年不詳。早年為僧,人稱惠休上人。因善於寫詩被徐湛之賞識,孝武帝劉駿命其還俗,官至揚州從事史。 (2) 謝:謝靈運(西元385∼433),南朝宋文學家,陳郡陽夏人,謝玄之孫,小名客兒,時稱謝客。襲封康樂公,又稱謝康樂。少好學,工書畫,文章之美與顏延之為江左第一。性好山水,肆意遨遊,所至輒為題詠,以致其意。其詩開創山水寫實派風格。初為太尉參軍,後徙廣州,有詩傳世。 (3) 顏:顏延之(西元384∼456),字延年,南朝宋琅邪臨沂人。少孤貧,好讀書,無所不覽。入宋,初為太子舍人,官至金紫...
落花流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落花流水」是暮春時,凋零的落花被流水帶走的景象。此語常見於詩詞中,例如李群玉的〈奉和張舍人送秦鍊師歸岑公山〉詩。李群玉,字文山,晚唐詩人。他的個性淡泊名利,曾應進士舉,不第。至於詩風,《唐摭言》曾稱他「詩篇妍麗,才力遒健」,算是正面的評價。在這首詩中,李群玉描寫了在暮春之時送友人離去的情景,藉著落下的花瓣隨著水流而去,更讓人平添幾許依依愁緒。「落花流水」本來是客觀的自然景色,在詩人墨客眼中成了離愁、哀傷的象徵。這種意象的借用,像趙嘏的「無限春愁莫相問,落花流水洞房深」、李嘉祐的「落花流水共添悲」都是。五代時,南唐李後主有一闕〈浪淘沙.簾外雨潺潺〉詞,裡頭有兩句:「流水落花歸去也,天上人間。」...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