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全語文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要允許學生冒險、犯錯。錯誤的產生能夠提供老師更多學生的訊息,透過老師的引導,他們能錯誤中成長,他們將逐漸發展出符合約定俗成的語言規則。 全語文在教學上的應用(引自吳芬玲,2004)朗讀:老師先念繪本內容給兒童聽,以培養兒童的閱讀興趣、認識故事的基本結構。兒童也可以齊聲朗讀、輪流朗讀,化身各種角色,以不同的聲音朗讀故事。教師可以藉著朗讀活動,培養兒童傾聽、專注的能力;讀故事給兒童聽,可以同時增強兒童口語表達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寫日記:教師應鼓勵兒童用任何記號或自己發明的拼字來寫日記或班級日誌。兒童將發生在自己身旁周遭的事情...
度日如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過一天就像過一年那樣長。比喻時間漫長而難熬。[例]他在親友關心鼓勵下,經由一番自我調適,逐漸走出頹喪消沉,不再度日如年。
史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公》揚雄|揚子《法言·問神篇》。《史記》本來是古代史書的通稱,從三國時期開始,“史記”由史書的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稱王靜安在《太史公行年考》中,根據《三國·魏志·王肅傳》,謂《史記》之名始於王肅。楊明照《太史公書稱史記考》指出《史記》名稱,始於東漢靈獻之世。(《燕京學報》第二十六卷)。《史記》記載了上自中國傳說時代|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歷史。全書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作者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
各有千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優長與特色,是否有人甘於只做傳薪者?所以,在「名流各有千秋在」的時勢下,垂垂老矣者只能帶著昔日榮景,逐漸走向衰逝之途。而其中所用「千秋」一詞,其實早見於漢代李陵〈與蘇武〉詩中,詩云:「嘉會難再遇,三載為千秋。」此處「千秋」一詞意指「時間久遠」,爾後才又衍申出「可長久存在」的含意。後來「各有千秋」演變為成語,用來比喻各有長處和特色,或各有其長期存在的價值。
日暮途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但平王死了太子建即位,一定不會放過自已,於是便蓄意謀害太子建。先在平王面前屢次說太子建的壞話,使平王逐漸對他疏遠;接著進一步說太子建心懷怨望,將要作亂。平王就把太傅伍奢召來,加以拷問,伍奢就說:  「大王為什麼聽信小人的讒言,而懷疑自已的骨肉呢?」  費無忌在旁,不等平王開口,便搶著說:  「事情己無可懷疑,大王如果不快點辦他們,事情就要發生,大王就垮了。」  平王聽了很憤怒,先把伍奢關起來,再派奮揚去殺太子。奮揚知道太子是無辜的,就暗地裡通知太子逃亡,太子建便逃到宋了。  費無忌對平王說:「伍奢有兩個兒子:伍尚和伍員(...
結草啣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放置頭巾的小箱子。 (5) 西王母:神話傳說中的女神。原是掌管災疫和刑罰的怪神,後於流傳過程中逐漸女性化與溫和化,而成為年老慈祥的女神。 (6) 三事:即三公。東漢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
復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經濟景氣循環的一階段。指所得、生產與就業都逐漸提升,投資與消費也有增加的現象。也作「復蘇」。
興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開始逐漸發展。[例]目前飲食界正興起一股銷售健康食品的潮流。
行為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反應的聯結。行為主義在教學上應用有:1、編序教學法。屬於個別化的學習,配合學生個人學習進度,教師運用逐漸接近的技巧,編排一系列前後互有連貫的學習情境與教材,讓學生主動在學習情境或教材中做反應;當學生做出正確反應時,就可獲得正增強,繼續下一個情境的學習。2、行為改變技術。指當個體在某種情境下有不適當的行為或習慣,經操作制約作用中增強或是消弱的原理,使個體該不適當行為消失。3、代幣法。以具有交換價值的象徵物取代金錢或是其他許可證明,當個體出現自發性地出現適當行為時,給予該物作為正增強物。行為主義學派的許多技巧,被咨詢治療界廣...
正本清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清史稿.卷一五四.邦交志二》:「如能乘機利導,與英外部酌議洋藥進口、分年遞減專條,逐漸禁止,尤屬正本清源之計。」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