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貫道修持法     
瀏覽人次:387 收藏人次:0
  一貫道修持法可分內功與外功兩方面:內功(也稱內聖)即格致誠正修身之功夫,亦即克己復禮、清心寡慾、求其放心之功夫;外功(也稱外王)即要待濟人利物之事,要有拯災救世之心,要遵祖師聖佛之訓,竭力躬行實踐,凡印善書,立佛堂,廣勸化,多開荒渡人,宣揚道義,啟發人智,化一人成道,功德實非淺鮮。至於凡情上,濟急救難,賑災匡危,小則出資獨辦,大則集資共舉,要隨地隨人隨時隨事,多方而利導之。次與父言慈,與子言孝,與兄言友,與弟言恭,與夫婦言和睦,與朋友言信實,與官吏言忠正,化惡為善,化愚為賢,則為真行功立德。
    
瀏覽人次:41416 收藏人次:8239691
自然數的第一位。大寫作「壹」,阿拉伯數字作「1」。
單個、不是多數的。如:「一個」、「一張紙」。
相同、一致。如:「一模一樣」、「大小不一」。
專注、純正。如:「一心一意」、「用情專一」。
全、整。如:「一身臭汗」、「一生一世」。
每。如:「一班四十人」、「一頁六百字」。
才、剛剛。如:「一聽就懂」、「天一亮,他便起床。」
放在兩重疊的動詞之間,表示短暫或略微嘗試的意思。如:「動一動」、「問一問」、「聞一聞」。
另外的。如:「蟬,一名知了。」
一旦。表示假設的語氣。如:「一失足成千古恨」。
    
瀏覽人次:27367 收藏人次:4322338
路途、途徑。如:「道路」、「街道」、「河道」、「鐵道」、「快車道」。
說、談,或用言語表示心意、情意。如:「道賀」、「道歉」、「能言善道」。
事理。如:「道理」。
真理。如:「朝聞道,夕死可矣。」
方法。如:「門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技藝。如:「烹調雖只是小道,可是沒有三五年的工夫,卻也很難出人頭地。」
中國先秦時期的思想派別。如:道家。以老子、莊子為代表,主張順應自然,無為而治。
由東漢張陵創立的宗教。如:道教。尊奉元始天尊及太上老君為教祖,相傳可用符咒為人治病。
道士的簡稱。如:「貧道」、「老道」。
量詞:A>用於計算條狀物的單位。如:「一道閃電」、「三道黃線」。B>用於計算有出口設施的單位。如:「兩道門」、「多道關卡」。C>用於計算題目、命令等的單位。相當於「則」、「條」。如:「十道題目」、「下一道命令」。D>用於計算工作次數的單位。如:「省一道手續」、「上了兩道油漆」。E>用於計算菜餚的單位。如:「總共有十二道菜。」
    
瀏覽人次:25342 收藏人次:3592622
制度、律令。如:「宗法」、「憲法」、「法律」、「法規」、「法外施恩」。
方式、途徑。如:「方法」、「辦法」。
範式、原則。如:「文法」、「語法」。
佛、道等的道理。如:「佛法」、「道法」、「現身說法」。
仿效。如:「效法」、「法古今完人」。
法國:位於歐洲西部的獨立國家。首都巴黎,居民多信仰天主教,法語為主要語。
法子:方法。如:「大家一起想想,有沒有什麼法子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瀏覽人次:14995 收藏人次:5517961
穿透、通過。如:「貫穿」、「貫通」。
連接、連續。如:「連貫」、「魚貫而入」。
貫注:集中注意力、精神專注。如:「全神貫注」。
貫徹:有始有終,進行到底。如:「凡事一定要貫徹到底才會成功。」
一貫:向來如此。如:「這是他一貫的處事態度。」
籍貫:原籍、世居的地方。如:「他的籍貫是臺灣省嘉義市。」
量詞。古代計算錢幣的單位。一千錢為一貫。如:「腰纏萬貫」。
    
瀏覽人次:14858 收藏人次:2878233
拿。如:「持刀」、「持槍」、「持筆」。
堅執不變。如:「持續」、「堅持」。
掌控。如:「主持」、「操持」、「持家」。
幫助、維護。如:「扶持」、「支持」。
對抗。如:「相持不下」。
擁有。如:「持有」、「持分」、「持疑」。
    
瀏覽人次:13309 收藏人次:2414311
裝扮、裝飾,使其完美。如:「修容」、「修飾」、「修辭」。
改正、整理、整治。如:「修改」、「修理」、「修補」。
建造。如:「修建」、「修築鐵道」、「修橋鋪路」。
編輯、撰寫。如:「修史」、「修書」。
學習、研究。如:「修業」、「自修」、「進修」。
長。如:「修長」、「修竹」。
姓。
一貫     
瀏覽人次:3476 收藏人次:305733
1.語本《論語.里仁》:「吾道一以貫之。」後以一貫指以一種道理貫通萬事萬物。唐.張九齡〈故河南少尹竇府君墓碑銘序〉:「形有方殊,道以一貫。」
2.依照一定法則,始終不變。如:「一貫精神」、「一貫作業」。
3.同一道理。《呂氏春秋.貴直論.過理》:「亡國之主一貫。」
4.舊以千錢為一貫。《金史.卷四八.食貨志三.錢幣》:「印一貫、二貫、……十五貫等謂之大鈔。」
5.成串的物品。《北史.卷三四.趙柔傳》:「柔嘗在路,得人所遺金珠一貫,價直數百縑。」
修持     
瀏覽人次:1200 收藏人次:0
修行。唐.方干〈寄于少監〉詩:「修持清苦振佳聲,眾鳥那知一鶚情。」《西遊記》第七回:「他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
持法     
瀏覽人次:114 收藏人次:0
執法。如:「持法公正」、「持法森嚴」。《漢書.卷八九.循吏傳.黃霸》:「在民間時知百姓苦吏急也,聞霸持法平,召以為廷尉正,數決疑獄。」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