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6.6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上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河流的上游。《左傳.昭公十七年》:「我得上流,何故不吉?」《三國志.卷五五.吳書.程黃韓蔣周陳董甘淩徐潘丁傳.甘寧》:「羽號有三萬人,自擇選銳士五千人,投縣上流十餘里淺瀨,云欲夜涉渡。」
2.上等品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謝仁祖年八歲,謝豫章將送客,爾時語已神悟,自參上流。」唐.羅隱〈題方干〉詩:「顧我論佳句,推君最上流。」
3.尊貴的社會地位。也指社會地位尊貴的人。《漢書.卷六六.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劉屈氂》:「不顧元元,無益邊穀,貨賂上流,朕忍之久矣。」《南史.卷一九.列傳》:「加以身處上流,兵權總己,將欲以外制內,豈人主所久堪乎?」
力爭上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努力求取上進。《花月痕》第二八回:「可憐秋痕這兩日,正為癡珠和他媽力爭上流時候,那裡曉得半天打下這個霹靂。」也作「力爭上游」。
上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河流的上游。《儒林外史》第二回:「這雨越下越大,卻見上流頭一隻船冒雨而來。」也作「上溜頭」。
2.社會地位尊貴。《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七:「還是那邊上流頭好辨白冤枉,我輩也好相機助力。」
鼻涕往上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造反、逆上。《醒世姻緣傳》第三回:「沒廉恥的淫婦!沒頂著我的天,躧著我的地,佔著我的漢子,倒賞我東西過節!這不是鼻涕往上流的事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地位高。如:「上級」、「上流社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品類、等級。如:「上流」、「名流」、「第一流」。
趨炎附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沈生於極端重視門第的晉朝,年輕時雖然很有文采,但出身寒門,還是無法打入上流社會,於是他寫了篇〈釋時論〉,以抒發鬱鬱不得志的心情。其中提到:在溫暖地方的人,都是喜歡熱的人。但能夠知道冶煉金屬的方法,只有掌爐漆炭的人。就像想要打入上流社會,出身是很重要的。出身卑賤的人,常常被人汙辱;出身尊貴的人,卻常得到榮耀。肉食的有錢人不斷出入於華廈,粗茶淡飯的窮人只能往來於田野。講求名利的人,向有勢力的人逢迎諂媚;而講求名聲的,卻因為錢財,而原形畢露。實在是很令人感嘆。後來「趨炎附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依附權勢。
強弩之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明史.卷八四.河渠志二》:「上流既旁潰,又岐下流而分之,其趨雲梯入海口者,譬猶強弩之末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口實、話柄。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宋.辛棄疾〈論荊襄上流為東南重地〉:「朝廷固無辭以罪之也。」
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熟習。《三國志.卷七.魏書.呂布傳》:「布便弓馬,膂力過人,號為飛將。」《隋書.卷五○.郭榮傳》:「孝先於上流縱天筏以擊浮橋,護令榮督便水者引取其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