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1.035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誠實不欺。如:「講修睦」。《論語.為政》:「人而無,不知其可也。」
2.書札、書簡。如:「書」、「平」、「掛號」。
3.消息、音訊。如:「音」、「凶」、「口」。
4.使者、送件的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司空鄭沖馳遣就阮籍求文。」
5.符契、憑證。如:「印」。《後漢書.卷九○.烏桓鮮卑傳》:「大人有所召呼,則刻木為,雖無文字,而部眾不敢違犯。」
6.姓。如宋代有世昌。
1.聽從、不懷疑。如:「相」、「深不疑」、「不可置」。
2.敬仰、崇奉。如:「奉」、「教」。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正緯》:「至於光武之世,篤斯術。」
3.知曉、知道。宋.晏殊〈漁家傲.畫鼓聲中昏又曉〉詞:「須道,人間萬事何時了?」《聊齋志異.卷七.青蛾》:「我父母皆仙人,何可以貌其年歲乎?」
4.連宿兩晚。如:「宿」。《左傳.襄公十八年》:「于城下而還。」晉.杜預.注:「,再宿也。」
1.確實、的確、果真。《孟子.公孫丑上》:「能行此五者,則鄰國之民,仰之若父母矣。」唐.柳宗元〈遊石角過小嶺至長烏村〉詩:「為農可樂,居寵真虛榮。」
2.隨意、任憑。如:「口開河」、「手拈來」。唐.白居易〈琵琶行〉:「低眉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1.伸直、舒展。通「伸」。《易經.繫辭下》:「往者屈也,來者也。」《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乃欲卬首眉,論列是非。」
2.陳述表白。通「申」。《穀梁傳.隱公元年》:「春秋貴義而不貴惠,道而不邪。」
手拈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手拿來。比喻寫文章時取材運筆極為自然。宋.陸游〈秋風亭拜寇萊公遺像〉詩:「巴東詩句澶州策,手拈來盡可驚。」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四.待士鄙吝》:「阿翁作畫如說法,手拈來種種佳。」
口開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加思索的隨意亂說。《孤本元明雜劇.漁樵閑話.第一折》:「似我山間林下的野人,無榮無辱,任樂任喜,端的是口開河,隨心放蕩,不受拘束。」《紅樓夢》第六三回:「賈蓉只管口開河,胡言亂道之間,只見他老娘醒了,請安問好。」也作「口開喝」、「口開合」。
口雌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不顧事情真相,隨意批評。參見「口中雌黃」條。如:「由於他口雌黃,造成大家對老李的誤解。」
誓旦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旦旦,誠懇的樣子。誓旦旦指誓言說得非常誠懇可靠。《詩經.衛風.氓》:「總角之宴,言笑晏晏,誓旦旦,不思其反。」漢.司馬相如〈美人賦〉:「臣乃脈定于內,心正于懷,誓旦旦,秉志不回。」也作「旦旦誓」。
書不如無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孟子.盡心下》:「盡書,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後指讀書不可拘泥於書上所載,一味盲從。宋.陸九淵〈政之寬猛孰先論〉:「嗚呼,盡書不如無書。」
人而無,不知其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個人假如不能實,不知道還能做些什麼。《論語.為政》:「人而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西遊記》第一回:「石猿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無,不知其可。你們才說有本事進得來,出得去,不傷身體者,就拜他為王。』」
兼聽則明,偏則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多方聽取意見才能辨明是非得失,若只聽一方的意見,則容易愚昧不明。漢.王符《潛夫論.明闇》:「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也。」《資治通鑑.卷一九二.唐紀八.太宗貞觀二年》:「上問魏徵曰:『人主何為而明,何為而暗?』對曰:『兼聽則明,偏則暗。』」
言必,行必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講話有用,做事堅決果斷。《論語.子路》:「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曰:『言必,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
輕諾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便答應他人的請求,往往難以實踐諾言。語本《老子》第六十三章:「夫輕諾必寡,多易必多難。」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