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41.95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化學平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可逆反應(reversible reaction)過程中,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數量不發生淨變化的狀態。雖然在微觀上正逆兩個方向的反應仍在進行,但此時正逆兩個方向的反應速率相等,在宏觀上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卻沒有增減,使得系統的組成不發生任何變化,是為平衡狀態。至於化學平衡的位置,會隨系統的狀況而變動,如將溫度提高,則平衡會向吸熱的方向移動;若把壓力加大,則向氣體分子數少的方向移動。如大氣中氮氣和氧氣在高溫下(>1000℃)會反應生成一氧化氮(一種污染性的氣體分子):
  N2+O2←→2NO
  此化學方程式的正方向是個吸熱(endothermic)反應。若提高溫度,平衡...
化學平衡常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逆的反應到達化學平衡狀況時,其生成物(product)濃度與反應物(reactant)濃度的比例常數。以N2+O2→2NO的氣相反應為例,其壓力平衡常數(Kp)可寫成:
  
  溶液中的可逆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若寫成
  
  式中kf和kr分別代表正逆兩反應的速率常數。此時的平衡常數可寫成
  Keq=kf/kr=[(A3)n3(A4)n4(A1)-n1(A2)-n2]eq
  此常數會因系統的溫度和壓力而改變。
化學平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會受光照射強弱而使平衡常數改變的化學平衡。如大氣中的氧分子會因吸收了太陽低波長部份的紫外光(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量重量的器具。如:「度量衡」。
衡量輕重,引申為考慮的意思。如:「衡情度理」、「權衡得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凹凸、不傾斜、無高低之分的。如:「平坦」、「水平」、「平滑」。
均等。如:「平等」、「公平」、「平衡」。
普通、尋常、不特別。如:「平凡」、「平常」、「平淡無奇」。
安舒無事。如:「平安」、「太平」、「和平」。
冷靜安定。如:「心平氣和」、「平心靜氣」。
止息、使安定。如:「平息」、「平亂」、「平定」。
中古聲調四聲(平、上、去、入)之一。又分為陰平、陽平。如「東」、「江」、「文」、「凡」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習。如:「學習」、「好學」、「學技術」、「學而不厭」。
模仿。如:「呀呀學語」、「有樣學樣」、「九官鳥會學人說話」。
學問。如:「學術」、「博學」、「求學」、「品學兼優」、「才疏學淺」。
學科。如:「哲學」、「文學」、「科學」、「醫學」、「經濟學」。
學說派別。如:「漢學」、「紅學」、「宋明理學」。
求學的場所。如:「學校」、「小學」、「中學」、「大學」、「學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勸導使性情變好。如:「感化」、「教化」、「潛移默化」。
使改變。如:「化名」、「化妝」、「化險為夷」、「千變萬化」。
消除。如:「化解」、「化痰止咳」。
使物體形態改變。如:「液化」、「焚化」、「火化」、「融化」。
化緣:佛家以能布施者為與佛有緣,故僧尼等求人布施財物稱為「化緣」。
羽化:A>昆蟲自蛹或稚蟲蛻變為成蟲時,稱為「羽化」。B>稱得道成仙為「化」。
接於名詞或形容詞之後,表示狀態的改變。如:「現代化」、「電腦化」、「科技化」、「平民化」、「自動化」。
化學:研究物質結構、性質及變化過程之科學。
化子:靠討飯、要錢過活的人。或稱為「乞丐」、「叫化子」。
平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儀禮。將上身與腰折成直角,使頭與腰齊平。《荀子.大略》:「平衡曰拜,下衡曰稽首。」
2.各方面的數量或質量相互抵消,成為一種靜止狀態。
3.衡器兩端承受的重量相等。《漢書.卷二一.律曆志上》:「權與物均而生衡,衡運生規,規圜生矩,矩方生繩,繩直生準,準正則平衡而鉤權矣。」
化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變化的自然科學。例如: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生物化學、分析化學、核化學等。
化學反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化學反應1.1 可逆反應1.2 化學平衡1.3 相平衡1.4 參考書目 化學反應如果將腳踏車長期放置戶外,則空氣、雨水和車中的各元素就會產生新物質-鏽,此過程稱為化學反應。化學反應可以使元素化合而產生世上各種物質。(註1) 可逆反應可逆向或正向的化學反應。例如烤土司就不是可逆反應,因為不可能將烤過的吐司再還原。但是有些化學反應的產物可以再恢復為原物質,例如加熱藍色硫酸銅晶體可變成白色粉末和水蒸氣,再次加水則可使反應逆向進行,重新成為藍色晶體。(註1) 化...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