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24787 收藏人次:6187992
1.拿著、握著。《詩經.邶風.簡兮》:「左手籥,右手秉翟。」《西遊記》第一三回:「三藏心驚,輪開手,牽衣袂,滴淚難分。」
2.拘捕、捉拿。《詩經.大雅.常武》:「鋪敦淮濆,仍醜虜。」《左傳.僖公五年》:「遂襲虞,滅之,虞公及其大夫井伯。」
3.持守、掌握。如:「擇善固」。《書經.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厥中。」
4.堵住、隔絕。《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子玉使伯棼請戰,曰:『非敢必有功也,願以閒讒慝之口。』」
5.治理、掌理。如:「政」。《詩經.豳風.七月》:「嗟我農夫,我稼既同,上入宮功。」《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季氏亦僭於公室,陪臣國政,是以魯自大夫以下皆僭離於正道。」
6.實行。如:「法」。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宗經》:「禮以立體,據事制範,章條纖曲,而後顯,採掇言,莫非寶也。」
7.糾結。《國語.越語上》:「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與大國讎,以暴露百姓之骨於中原,此則寡人之罪也。」
1.好朋友。《禮記.曲禮上》:「見父之,不謂之進,不敢進;不謂之退,不敢退。」
2.憑證。如:「回」、「收」。
擇善固     
瀏覽人次:54238 收藏人次:1873543
語本《禮記.中庸》:「誠之者,擇善而固之者也。」指選擇好的、正確的事去做,且堅持不變。如:「他為人剛正,擇善固。」
迷不悟     
瀏覽人次:18823 收藏人次:1919904
堅持錯誤的觀念而不醒悟。《梁書.卷一.武帝本紀上》:「若迷不悟,距逆王師,大眾一臨,刑茲罔赦。」《紅樓夢》第一一三回:「老爺太太原為是要你成人接續祖宗遺緒。你只是迷不悟,如何是好!」
    
瀏覽人次:15255 收藏人次:3391135
佛教上指將人、現象、思想、經驗等視為真實不變,而生起貪著的心態。後泛指堅持某一觀點而不改變。《水滸傳》第二二回:「我只怕雷橫著,不會週全人,倘或見了兄長,沒個做圓活處。」
牛耳     
瀏覽人次:14005 收藏人次:382581
古代諸侯割牛耳歃血為盟,由主盟者珠盤盛牛耳,故稱盟主為「牛耳」。《左傳.哀公十七年》:「諸侯盟,誰牛耳?」晉.杜預.注:「牛耳,尸盟者。」後泛指人在某方面居領導地位。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四齣:「論文采,天仙吏,謫人間。好教牛耳,主騷壇。」
    
瀏覽人次:12721 收藏人次:856346
1.堅守不違背。《禮記.中庸》:「誠之者,擇善而固之者也。」《漢書.卷八五.谷永杜鄴傳.谷永》:「無使素餐之吏久尸厚祿,以次貫行,固無違。」
2.堅持己見,不肯變通。《紅樓夢》第七八回:「你太固了,正經再搬進來的為是,休為沒要緊的事反疏遠了親戚。」《文明小史》第三六回:「你們恁樣固,我也沒法,只得告辭了。」
    
瀏覽人次:12174 收藏人次:2226912
1.固而不順從。《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因他性子拗,主意一定,佛菩薩也勸他不轉,人皆呼為『拗相公』。」《文明小史》第九回:「當下眾紳士見本府如此拗,就想置之不理,聽其自然。」
2.阻擋、攔阻。《水滸傳》第七二回:「李逵守死要去,那里拗得他住。」
仗義     
瀏覽人次:10448 收藏人次:1037744
伸張正義,激昂陳詞。《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此人姓范名汝為,仗義言,救民水火。」《東周列國志》第一四回:「若以文、武、宣、平之靈,仗義言,四國悔罪,王室之福。」
厥中     
瀏覽人次:9515 收藏人次:442968
語出《書經.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厥中。」指不偏不倚,無過與不及。明.方孝儒〈夷齊〉:「聖人之道,中而已矣,堯、舜、禹三聖人為萬世法,一『允厥中』也。」也作「允其中」。
    
瀏覽人次:6307 收藏人次:1937243
己見,不肯相讓。《水滸傳》第八回:「今日就高鄰在此,明白立紙休書,任從改嫁,並無爭。」《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那人是湖州客人,姓呂,提著竹籃賣薑,只為家僮要少他的薑價,故此爭不已。」也作「爭持」。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